陳菲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桑田鎮古城小學,江西 撫州 344599)
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幼兒看到物體的外形會產生不一樣的想象,甚至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場情景劇。幼兒園美術教學就是將幼兒的想象放大,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筆將這些場景畫出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會選擇扼殺幼兒的觀念、想法,將幼兒引上“正”途,卻不知,這些教師扼殺了幼兒的興趣愛好,也扼殺了幼兒的夢想。因此,如何開展美術教學,并且體現出美術的創造性成為了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以下提出了三個策略,望能讓幼兒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一般在教學的時候會讓幼兒描紅,簡單來說就是讓幼兒在一張成品上墊一張透明度較高的紙張跟著描線,從而逐漸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雖然這樣的教學方法足夠穩妥,但是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導致幼兒不敢創新,只能在模仿的路上提高繪畫水平【1】。想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就得改變教學方法,利用開放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幼兒更好的融入課堂。
例如在教學主題為“我心目中的小動物”的美術活動的時候,教師先不要急著讓幼兒繪畫,可以利用詢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說出對小動物的看法。比如“大家有喜歡的動物嗎?最喜歡什么動物呢?”幼兒會積極的回答,并且將自己對小動物的看法進行敘述。這時教師可以引入主題,讓幼兒將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畫出來。首先,這樣的教學活動是開放的,幼兒在繪畫的時候可發揮的余地很高,只要不跑題就可以;其次,教師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了幼兒,幼兒繪畫的時候充滿了興趣。相較而言,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達到教學目的,也可以讓幼兒的情懷得到釋放,逐漸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在美術教學中,飽受爭議的不是教學模式,而是繪畫工具。幼兒年紀尚小,身心皆在成長階段,學習美術也是幼兒園的硬性要求,幼兒并沒有表現出很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繪畫工具沒必要準備的那么全面,利用水彩筆、鉛筆等工具教學就完全可以達到教學目的【2】。
然而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興趣是逐漸培養出來的,若是繪畫工具過于單一,幼兒會片面的認為繪畫教學枯燥乏味,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準備多樣化的繪畫工具,不僅要全面,還要讓學生隨身攜帶。教師要時刻鼓勵幼兒繪畫,只有讓幼兒體會到繪畫的成就感,才能逐漸培養出繪畫的興趣,從而形成創新欲望。例如在教學主題為“我最喜歡的季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借用這部分內容將幼兒對色彩的認知提高。教師在課堂伊始可以提出這樣的任務“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你最喜歡那個季節呢?若是讓你利用大自然中的物品當做繪畫工具,你會如何將自己最喜歡的季節表現出來呢?”這樣的課題對于幼兒而言新奇而特殊,可以有效的調動幼兒的繪畫興趣,激發幼兒創新的欲望,也讓幼兒可以利用新奇的繪畫工具將自己心目中的最喜歡的理解躍然紙上,創造出美麗的、特殊的繪畫。
幼兒園教學美術的最初目的是讓幼兒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描繪事物的能力。不過要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開展創造性美術活動,教學目的就發生了改變,既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不管美術教學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讓幼兒學會繪畫,就得讓幼兒多多觀察身邊的事物,畢竟知識源于生活,幼兒只有掌握了生活中的事物的特點,才能在創新的時候得心應手。
例如在教學主題為“喂養動物”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提前準備好的喂養動物的視頻呈現在幼兒面前,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到不同動物喂養孩子的方法。比如一只母狗生了10只小狗,在沒有懷小狗之前,母狗的體型偏胖,在小狗出生后,母狗為了喂養小狗而變得十分瘦弱。只有讓幼兒深入了解生活現象,理解一些細節性的知識,才能加強幼兒對知識的理解。隨后教師可以讓幼兒聯系看過的視頻自行創作,幼兒在繪畫時會融入自己的想象力,喂食的情景就會變得生動有趣。
總結: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師也應該摒棄傳統教育的糟粕,取其精華融入全新的教學方式中。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時刻謹記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是基本要求,然后采用開放式教學方法,讓幼兒快速自然的融入課堂。除此之外,還要將繪畫工具多樣化,讓幼兒充分利用身邊的素材進行繪畫,讓幼兒的創作不拘泥于繪畫工具。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多多關注身邊的事物,從而更好的完成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