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靜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河北 唐山 063299)
在小學數學學習課堂上,教師的講課方式是所有學生一起聽課,而不是為某一個或某些學生量身打造的,講課方式都是“一刀切”的做法,根本沒有考慮學生個體情況的差異性,導致學生的學習不均衡。接受能力強,思維敏捷的學生就會覺得教師講的少,希望教師多講些知識,多做點練習,鞏固自己的所學知識,而有些學生對教師講解的知識一知半解,不能好好的領會,覺得太難,不能及時消化,在沒有消化當前知識的情況下,教師又講解了新的知識,大量知識堆積無法學會,學好,打擊學生積極性,導致學生容易放棄數學,在這種情況下分層教學就顯得非常必要,但對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對小學數學分層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分層情況,針對教材備課,課堂教學環節展開策略探究。
對學生進行精準分層,必須熟悉每個學的生情況,包括性格,興趣愛好,以及對數學的喜愛程度,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提升課堂質量,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接受數學的思維和數學的創造力都是不同的,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教師重點關注的,一個教師對學生進行精準分層除了關注平時的考試成績外,還要對學生平時的表現進行觀察,對學生進行家訪,從學生家鄰居對學生平時做事的評價等各方面關注,通過各個環節,全面認識,綜合考慮到每位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對數學的興趣,對待學習數學的態度。在掌握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后,對學生分層,對數學積極踴躍追求,對數學興趣濃厚,數學基本功扎實,有一定解題能力的學生分為一層,一般人數不要太多,是班里全體同學的四分之一為宜,對于那些學習能力尚可,在學習上能學會,比較刻苦,雖成績不穩定,但具有可挖掘潛力的學生,我們將這樣的學生分為一層,這一層的學生比例較多,大約有65%左右,那些由于智力原因或非智力的因素導致的學習困難,注意力不能集中,相比其他同學,能力弱,學習數學感到很艱難,成績也不太好的學生分為一層,大約占10%,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班里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會發生改變,所以分層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具體情況隨時做出適當的調整的,同時對學生分層也要向家長講清楚,目的是為了大家一起學會,學好,得到家長理解,支持,以發展眼光理性看待學生的分層。
教師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也是課堂效率的直接體現,所以要多花時間在備課上下功夫,,使所有層的學生都受益,高收益是最終的目的,也讓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教師教學備課都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為基礎,把知識點循序漸進的傳授給學生,從而把學生的知識結構上升一個臺階,,分層備好課也能使學生人人都能進步,人人都能學會,備課就要處理好教材的知識點,圍繞一個知識點出現題目的難度不同,如何拿捏題目的難度將題分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是教師不可缺少要考慮的問題,拿捏適當,各個層次學生都有發展,否則知識點的接受程度就會出現不均衡,消弱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學習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教師教給學生如何計算后,對于高層次學生來說,可以把數出的大一點,式子長一點,對于中層次的來說式子長度可以不變,把數出的容易算一些,對低層次的學生來說把數出的簡單一點,式子短一些就可以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會,也都能保持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實施分層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課堂上每一個教學環節設置到位可以讓學生人人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所以在分層教學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都要考慮他們的學習情況,提出適合他們自身的要求,比如課堂練習時,高層次的學生做題做的快可以要求他們5分鐘做完一道題,中等生7分鐘做完,層次差的學生反應慢,思考的時間長,教師應保持足夠的耐心,給予他們更長的時間做完題目,如果都要求一致的時間,層次高學生做完等待時間長,層次低的學生卻跟不上節奏,導致學習失調,事倍功半。
總之,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努力探索分層教學更好的方案,在備課,講課,回答問題,課后練習,家庭作業中加大研究,細化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