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依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程龍學校,江西 贛州 341700)
在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讓學生形成基本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規范寫作,有感情地寫作,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但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如何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現狀出發,探討小學語文寫作方法。
對于寫作教學而言,學生要想收獲良好的作品,需要具備豐富的生活閱歷,從而使得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做到有話可說。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及時是的學生,年紀也比較小,缺乏相應的生活閱歷,這就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存在著無話可說的現象。也有部分學生有話可說,但由于自身知識的局限性,使得學生難以用完整的、有感情的語言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從而使得學生的作文出現了空洞、缺乏創造力和創新性的現象,部分學生的作文甚至出現過度模仿的現象。這是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學生寫作情感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內容的空洞,從而使得所寫出的文章缺乏感染力。
當前,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的作文教學存在著過度重視數量而忽視質量的現狀。一些教師認為,學生的作文水平都是靠“練”出來的,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給學生布置了大量的作文寫作作業。例如,學生必須每天寫多少字的日子,每周寫一篇日子,每兩周寫一篇作文。誠然,這樣的作文教學也有利于逼迫學生進行寫作,從而形成一定的文字基礎。但是,俗話說:物極必反,如果學生的壓力過大,也會適得其反。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增效減負”的教學目標應當成為當前教師教學活動中積極爭取的。所以,重數量而輕質量的作文教學,不符合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目標,也不利于學生作文綜合水平的提升。
當前,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學生的畏難情緒嚴重。大部分學生存在著“寫作難、難寫作”的心理障礙。這樣的心理障礙,容易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過早地把寫作的任務當成一種負擔,而不是興趣。從而使得學生在寫作中,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寫作,而不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寫作,學生寫作興趣的低下,直接導致了學生寫作活動中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低下,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
以上,筆者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從這些問題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學生對寫作教學的畏難情緒以及教師教學方法的不妥當,直接導致了現在低效的寫作教學現狀。因此,要想改革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實現高效的寫作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方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明確的目標是指引教師不全向前的動力源泉,而詳細的計劃,則是實現教師教學目標的基礎和保障。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結合當前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例如,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可以制定一個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的要求,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活動。
針對當前部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無話可說的現狀,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的閱讀積累,不斷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有人認為,閱讀和寫作是兩回事,彼此不相關。筆者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和理念,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的,尤其是對于閱讀和寫作而言,他們是相輔相成的,閱讀的積累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積累寫作素材,幫助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話可寫,有話可說。而寫作,則是展示學生閱讀積累成果的重要途徑。所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閱讀積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達到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寫出內容豐富、有感情的文章。
良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生。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隨筆寫作習慣,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當前,一種必有有效的隨筆方式叫做“微日記”,學生通過寫作微日記,可以將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所見所聞、所言所想記錄下來,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微日記習慣,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學生的寫作積累,尤其是對于一些名言警句的抄錄,并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顯得格外重要,它是確保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話可說的基礎。
總而言之,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寫作教學,并結合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不斷改革和創新,提高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