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鑫宇
(江西省龍南中學,江西 贛州 3417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許多新興的教學方法逐漸出現在教育者們的視野中。互動教學是一種新興教學方式,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互動教學強調的是互動,主體不再是單一的主體,教學的主體變成教師與學生,講究師生之間的互動,其中學生的分量稍微重一點,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習欲望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師生之間互動效率的重要原因。當學生對互動教學充滿互動欲望時,就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互動教學中,全身心的投入到高中數學的學習與思考中,使得高中互動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構建教學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互動欲望,讓學生有著身臨其境般的情感體驗,在問題的提出的時候可以引發互動,需要教師構建符合學生興趣又隱藏懸念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變成有效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在教授“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內容時,教師引入拋硬幣規律這一經典例子,首先教師在教學課堂上拿出一堆紅包,學生頓時興趣盎然,問到:“老師,您要發紅包給我們嗎?”,學生的表情都很興奮,且開始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這時教師將紅包發給每一個學生,學生發現紅包中有一枚硬幣,教師讓學生自己親身進行拋硬幣實驗,拋十次,記錄實驗結果,發現出現正面的概率并不接近于50%,之后教師提出疑問:“那么拋一百次呢?”,學生恍然大悟,再次誘發學生的討論,開始繼續實驗,記錄實驗內容,從而得出實驗結果。通過這樣的互動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互動欲望,又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
要想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師需要精心設計互動教學中的每一個教學環節,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水平以及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來設計互動話題,正確把握互動時間,在有效的時間內提高互動交流的效率,讓學生在充滿互動欲望的前提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互動式數學課堂中,促進互動教學有效性、科學性的提高。在運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時,教師要注重互動問題的設計,要以有效的問題提出有用的數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數學思路,從而促進學生的深入思考,最終得到問題的答案。此外,在開展互動教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預防學生突然提出的問題,可以在設計階段提前預設好問題,充分做好準備,做到能給出學生正確的答案,以增強師生互動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空間中直線與直線之間的關系”這一內容時,教師要緊密結合空間關系的復雜性與難理解性,運用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同時為學生展示本堂課程的教學目標,如教師選擇教材中的一道經典例題,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猜測一下題目中的兩條直線是什么關系?”就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有針對性的學習,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最終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學生的發展。
高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邏輯性強,高中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尤其部分高中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單靠言語講解,學生是很難深入理解的,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發生互動,促進學生的深入理解與認識。例如,在講解有關函數及其圖像性質這一內容時,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一點一線畫圖,講解知識點,那么一節課也講解不了幾個函數。借助多媒體工具可以有效的促進互動教學課堂的效率,教師提前在幻燈片上制作各種各樣的函數,利用幻燈片的播放然后進行圖形性質的講解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此外,為了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加深學生對函數概念的理解與記憶,教師將函數y=2^x與函數y=1/2^x的圖像放在一張幻燈片上,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對比這兩個函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
在高中數學互動教學中,互動不單指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指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式學習方法的運用,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交流,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精神,更能讓學生的點滴思維回城知識的海洋,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能力與效率的提高。教師在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時,在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知能力與學習水平的前提下,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劃分原則,之后教師科學設計一個討論問題,引導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最終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充分的考慮了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提高了課堂學習參與度,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教學的教學效果都有著一定的幫助。為此,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合理運用互動教學,探索教學方法的創新,以保障互動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