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添
(廣州市從化區雅居樂小學,廣東 廣州 510900)
跳繩教學是小學體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媒體是應用價值較高的教學工具,二者良好結合,可以將多樣式、復雜化的跳繩動作或活動形象化展示給學生,從而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目前,不少體育教師都開始有意識地使用多媒體,然而在具體跳繩課堂中仍存有不少問題,需要采取對應策略予以改善。
首先,跳繩理論教學中,教師應當借助多媒體的多項功能,在明確教學課本內容與教學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視頻、音頻、文本、圖片等豐富課件,將更多有趣點引入到教學中,拓寬學生視野。
其次,長時間同一方式的跳繩,勢必會使學生倦怠,繼而徹底喪失跳繩興趣、忘卻跳繩技巧,教師可以利用音頻讓學生變化節奏地跳繩。如在一般“十字形”跳繩練習中,教師可以在跳繩教學現場播放適宜節奏的音樂,讓學生在動聽、活波的音樂中,輕松、快樂、優美地跳繩。
最后,多媒體技術具有一定的網絡搜索、瀏覽功能,體育教師可以利用該功能,為學生或讓學生搜索更多跳繩玩法,進一步拓展跳繩教學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興趣、身體素質等嘗試不同的新型、有趣玩法,并使學生在理解之后或玩耍過程中進行創編,調動學生參加跳繩教學的熱情與興趣。如網上會有基于前后左右基本跳法的組合跳繩視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讓其結合自身水平開展以該組合跳法為方式的多人跳繩活動。
跳繩教學中,不乏有一些比較復雜的跳繩動作,學生不能快速、良好掌握,再加上小學生心性不穩、問題解決能力較弱,容易產生相當的畏難情緒。面對這種狀況,在未有多媒體支持的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會親自示范一系列分解動作,讓學生慢慢掌握相應技巧與方法,但是由于教師身體不能長期維持某一動作,且在實際示范中,對應的語言講解效果也會有所折損,因此親身示范難重點跳繩動作的教學效果并不強。跳繩難重點教學中,小學教師要在充分考慮學生認知水平、教學能力、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靈活引入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可慢放、可定格的視頻,簡化跳繩教學要點,并配以全面、細致的語言講解、動作示范與指導,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加強學生興趣,讓學生有效學習與掌握跳繩動作和技巧。
如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觀察、解析能力有限,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3×45s”交互跳練習都具有相當難度,在實際訓練中,經常出現搖繩與跳繩錯誤、死繩、意外摔倒等問題,嚴重影響教學效果與學生安全。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或下載一段教學視頻或模擬動畫,邊播放視頻、邊講解,必要還應該進行對應講解與示范,讓學生一步一步觀看與學習整個跳繩過程中,突破重難點,最終掌握“3×45s”交互跳的技巧,并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識與學習精神。
體育精神培養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要在具體跳繩教學中,有效應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跳繩比賽的教育效果,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形成優秀的體育精神,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多媒體技術在體育課程開展過程中的應用方式為:一通過比賽模擬動畫讓學生形象化地理解比賽方式與規則;二利用比賽錄像讓學生了解到體育場上可能出現的各類狀況及所采用的戰術方法;三利用體育類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讓學生深刻體悟高階體育精神與意識;三通過文本、視頻、音頻等向學生介紹著名體育人士的成長經歷,讓學生具有面對成功與失敗、合作與競爭的良好心態;四利用多媒體巧妙開展美學教育與德育,在小學生心中種下一顆欣賞體育之美的種子。
如在一次校級跳繩比賽中,體育教師在確定好參賽人員與方式后,先讓學生觀看有趣的比賽模擬視頻,同時需要配上對應的講解與視頻,使學生全面了解比賽方式、規則與過程,而后再播放大大小小的跳繩比賽視頻,讓學生真實地感受比賽情景,明確站位、戰術、突發狀況等,再之后便可以開展一定頻率的模擬比賽,最后讓學生信心滿滿、胸有成竹地走上戰場,取得優異成績。
教師本身決定著教學工具應用效果及教學質量,因此為從根本上保障多媒體技術在跳繩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小學體育教師要有意識地豐富自身體育理論儲備、優化與創新跳繩動作與技巧,并在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的前提下,提高對應應用水平,讓學生帶有飽滿熱情地參加跳繩比賽及其他活動。同時還要秉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立足學生興趣與需求,鼓勵與相信學生,與學生形成良好師生關系、保持有效溝通與交流,從而使學生輕松自在地暢游于體育學涯中,最終具備強健體魄。當然學校也要加強教師素質培養,積極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多樣化體育培訓,合理派遣教師參加不同內容的研討會與進修,從整體上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為學生良好學習的實現奠定基礎。
如今,多媒體技術已成為各種課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類教學工具,小學體育教師要深入式開展多媒體跳繩教學,豐富相應課程內容,細致分解重難點動作,有效培養學生體育素質,強化師生交流與溝通,從而增強學生體魄,高質量完成小學體育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