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婷 韓國祥明大學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包括高校舞蹈教育缺乏教學經驗及相關設施不足、缺乏明確計劃以及專業教材缺失、忽略教學創新和教學理念落后等。
我國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基本上沒有學習過和舞蹈相關的課程,某些藝術類的院校除外。即使某些普通高校設置了舞蹈課程,也只是以選修形式存在,同時在選修課程中,教師教授的內容也較為單一、淺薄,無法滿足學生學習舞蹈的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對高校教育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要使舞蹈教育課程成為高校教育系統中的一部分。首先,大多數高校教師缺乏舞蹈教學經驗,在實際教學中也缺乏系統性,這直接影響著舞蹈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同時,學校在課程安排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其次,當前普通高校缺乏相對完善的舞蹈教學設施,大部分普通高校由于之前沒有設置舞蹈課程,就沒有建設和舞蹈相關的教學設施,然而如果高校僅僅依靠體育場館來開展舞蹈教學活動,很難保障教學質量[1]。
高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但由于各地區中小學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的舞蹈基礎也會有明顯的差異,在此狀況下,高校就難以順利開展和實施舞蹈教學,教師也不能制訂便于實施的教學計劃,這就造成了舞蹈教學活動缺乏明確的計劃。
目前,高校教師要高度重視舞蹈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不能將舞蹈課程認定為肢體教學,教學重點也不能夠僅僅集中在舞蹈技術和肢體動作等方面,要強化理論知識的教育,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激發學生對舞蹈學習的熱情,這樣才能夠促使舞蹈課程的教育價值得到真正發揮。
受傳統教育思想和觀念的影響,當前很多普通高校較為重視文化知識教育工作,忽視了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有的高校甚至把舞蹈教育擺在一個可有可無的位置,這直接影響了舞蹈教學的效果。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師資力量相對不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舞蹈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有的高等院校受過專業舞蹈訓練的教師并不是很多,大部分舞蹈教師出自音樂專業或者其他相關專業,之前沒有受過系統化的舞蹈訓練,專業能力不高,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針對我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良和完善,使舞蹈教育的審美功能、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具體來說,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完善。
在當前高校舞蹈教學中,由于缺失完善、統一、明確的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舞蹈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實施,也會導致舞蹈教學存在諸多漏洞。學校應當結合教育改革的相關要求,以大綱形式針對舞蹈教學工作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另外,大多數高校還沒有設置舞蹈課程,舞蹈教學主要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但管理者不能因為舞蹈是選修課就忽視對這一課程的規劃和管理,應當將其和必修課程一樣,同等對待、同等重視。
要想使高校舞蹈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得到提高,關鍵的一步是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舞蹈教學活動中,同時讓學生對舞蹈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舞蹈學習的樂趣[2]。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高校需要組織各種舞蹈活動,同時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例如,高校可以充分發揮社團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創辦古典舞研究社、街舞社團等;還可以舉辦文藝晚會或者舞蹈比賽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比賽,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舞蹈的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
另外,目前,高校在實施舞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普遍缺少對理論知識的講解,所以在今后的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需要將理論教學和技術教學結合起來,平衡好二者教學的比重,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掌握舞蹈技巧的同時,也能理解舞蹈作品的情感,并傳遞給觀眾。
一直以來,大多數普通高校缺乏對舞蹈課程的重視,有的舞蹈教師也不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教學能力有待提高,在實際授課中無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舞蹈之美,也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和積極性。針對這些情況,高校要積極面對當前舞蹈教學中的不足,同時要進一步提高舞蹈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整體素養。另外,針對目前高校舞蹈教師數量不足的情況,學校還需要加強招聘工作,聘用更多高素質舞蹈教師,這樣才有可能使高校舞蹈教學的質量得到保障。
目前,普通高校一方面應當引導舞蹈教師不斷強化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另一方面應當要求舞蹈教師多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如社會學、哲學、心理學及美學等,這樣能夠促使教師的專業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日趨完善,有利于提高舞蹈教師的專業性和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有著促進作用。為了更好地開展舞蹈教育,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加大對舞蹈教育的投入力度和重視程度,不斷完善相關課程的建設,完善教學體系,同時加強師資力量,提升舞蹈教師專業素質,進而不斷提高舞蹈教學質量,培養出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