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健紅
浙江省慶元縣第二實驗小學,浙江麗水 323800
在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任課教師既要將信息技術的知識傳播給學生,促其形成特有的技能,又要注重小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培養,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滲透德育教育,使信息技術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現德育素養,幫助學生有效形成正確的人生道德價值觀念。
小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不均衡,對電腦的使用和了解程度不一致,就給信息技術的任課教師的授課帶來了困難,無法在課堂中實現統一教學的模式。結果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只是一味地任由自己隨便操作,根本不去細致聽講,老師在講些什么內容全然不知,使得課堂的紀律呈現較為混亂的局面,課堂教學的進展極度緩慢,無法依照教學計劃進行授課。
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是推動教學有效開展的必要途徑,但在當前的教學實際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將課堂互動重視起來,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玩,這使學生不能真正地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
為了可以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重要功能,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之前,首先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既能夠引發學生注意,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快速融入教學意境,使學生的學習可以維持在較為熟悉的氛圍內。
例如,在教學《下載和播放音視頻文件》這一內容時,為了可以有效激活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熱情,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先以復習上節課的《下載和安裝軟件》內容為主,引導學生可以基于已經掌握的知識下載一些自己喜愛的音樂或者其他視頻,在導入環節可以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與分享。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帶動之下,催生出諸多形式的電子產品,電子圖書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電子圖書,并與傳統形式的圖書展開比對,引導學生感受超文本的含義,發現電子圖書既可以集合圖片與聲音,同時也包含電影、動畫等諸多形式的內容。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將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可以在網絡上下載音樂、電影等等,由此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通過上述教學片段可以發現,將課堂知識和生活運用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有效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使知識有效地轉化為技能,為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的根基。
對于信息技術課而言,教學課時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所以如果僅僅基于課堂教學時間提升學生信息技術能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生活,發掘寶貴的教學資源,由此可以引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愿,實現經驗的積累。除此之外,在提升信息技能的同時,教師同時還應當充分意識到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實踐來說,充滿著典型的多樣性特征,所以可以有效鏈接生活,既能夠實現對教學形式的豐富,同時也全面激活學生對其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搜索引擎》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開課前調研搜集相關資料,使學生可以對常用的搜索引擎產生初步感知,并發現其與生活之間所存在的關系,由此必然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深刻理解信息技術的重要功能以及現實意義。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查找某一主題的資料。在課堂上,讓學生說一說,你是如何查找到這些資料,經過了哪些步驟,用到什么搜索網站。經過這一過程,學生必然可以有效深化對于搜索引擎的了解。
又如,在教學《信息交流方式》這一內容時,教師向學生布置的學習任務就是申請自己的電子郵箱,并對電子郵箱的功能與主要的交流方式進行比對,比如發短信或者打電話等等。實際上,通過比對這一過程學生必然會對其典型優勢產生更深層面的理解。對于電子郵件來說,同樣也是信息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構成,學生可以展開對生活事物的豐富想象,并有效地將其歸類于信息技術學科中,從而全面提升信息技術的實際運用能力。
總之,就當前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結合學生實際,選擇與之相匹配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另一方面,還要鏈接學生生活,引導學生以生活的角度理解信息技術,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對于生活的重要功能,為日后深層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