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芳,胡星光
1 南京燕子磯中學,江蘇南京 210038
2 南京市燕子磯中學,江蘇南京 210038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創新發展,隨著這些顯而易見的發展高中體育學科的教學目標發生了一定的轉變,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高中體育從傳統的單一化的教學逐漸向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選項課堂過渡,隨著高中體育新課標的進一步深入,推動了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的實施,對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起著引領作用,尤其體現在高中選項教學的模式上,讓學生自主選擇,在學生已有的興趣愛好基礎上能夠更好的開展體育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穿插各種各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項目和內容,轉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觀念,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引導學生如何自主學習,自主的進行科學鍛煉,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都能將體育進行到底,為終身體育打下牢固的基礎。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1]。
運動能力是體能、技戰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體活動中的綜合表現,是人類身體活動的基礎。健康行為是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綜合表現,是提高健康意識、改善健康狀況并逐漸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關鍵。體育品德是指在體育運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以及形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對維護社會規范、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具有積極作用[2]。
目前對體育核心素養的文獻不多,但是已經有了,而且很雜亂,各種觀點都有,我們在尋找體育的核心素養是什么的時候,可能先要尋找一下如何去選擇或者尋找核心素養,舉一個例子:我們吃桃子,桃子吃完了以后會剩下一個核,這是核心嗎?桃核這一層硬核剝掉以后里面還有桃仁,那個叫核心,所以我覺得,核心一定要尋找事物的本源,事物的源點,找到它的根才是核心,那么我們體育素養的核心應該是什么,無論是從體育學科的專業理解,還是從目前國家的社會學角度也罷,就一句話,就是增強學生體質,那么體育通過什么方式來增強學生體質呢,運動,一個字“動”,但是這個動是有層次的,它的內核,它的圓心是什么動呢?叫能動,目前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確實讓社會很焦慮,從體測數據反映,十幾年都在持續下降,我們的體育課首先的目標指向就是增強學生體質,就是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這個任務不能完成,體育課存在的意義在哪里,帶著這些問題在體育教學中尋找答案。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強化目標意識,將學科核心素養完整的滲透到學習目標中,教師們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強化目標意識,教師首先就要選擇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的內容和方法,充分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獨特的育人價值,通過實現每一節課的學習目標來促使學生形成和發展運動能力和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3]。
因此,核心目標的第一個核心詞就是能運動,讓學生成為體魄強健,身體素質很好的孩子,那么光體魄強健還不夠,還要會運動,這是第二個層次,就是大家所講的運動技能,例如會打球、會跳操、會打拳、會跑步,有了強健的體魄,還要有敏捷的身手,能運動,會運動了,才有第三層,叫懂運動。所謂懂運動,知道體育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識,知道運動鍛煉的一些科學原理和一些方法,使他從感性的被動的參與變成理性的主動地一個過程,這是一個關鍵的轉變,有了這個懂運動之后,到了第四層,叫愛運動,愛運動就到了情感目標,那么這個愛運動,人的行為,源點是什么,是動機,而動機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其中興趣是激發動機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可是在動機形成,興趣影響因素,是隨著人的年齡的變化,興趣的因素是不斷變化的,在兒童少年時期,興趣的因素比重很大,感性的東西很多,感覺好玩有趣,他就想動,隨著年齡的增加,到了本科生,甚至到了研究生,很多的學習不是有興趣,都是被動的,但是,理性的成份占了很多,為了實現一個目標,他必定要樹立這樣一個動機,我要去為了完成這個任務而干什么,所以我們體育的核心素養要回到一個字,就是“動”,要能動,會動,懂動,愛動,由內向外逐漸擴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選項教學是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過硬的體育專業知識技能,專業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是完成體育教學的基礎,體育課是在開放活動的空間內進行的,需要教師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備課設計到上課到課后反思,課堂上如何合理利用場地并且選擇和使用器材,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優化場地、器材的布置與使用;如何運用器材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等等,這些問題都體育教師必須要思考并切實行動的事。青年體育教師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教師節提出的“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新要求。在高中選項教學的背景下,如何讓學生扎實掌握1~2 項技能,在進行選項教學時如何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有效教學等等,扎根課堂,只有把每一節課備好,有內容有方法有手段,觀看教學視頻,記錄好的教學方法手段,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時時刻刻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參加各類教研活動,觀摩專家名師的課堂,學以致用。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多種多樣,效果也是極佳的,因為體育教師可以設計各種游戲小比賽設置情境讓學生盡情釋放自己的“天性”,對學生進行團結互助的培養,讓學生有集體主義榮譽感,培養學生關心幫助他人的良好的意志品質[4]。那么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情和身體心理狀態,一些幼稚簡單的游戲不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學生在高中階段心智趨于成熟,主觀性較強,對自己的喜愛的運動癡迷,不喜愛的運動拒之千里,因此才會有選項教學存在,在學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進行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將德育滲透到每一個環節,例如比賽、分組練習、合作創新等。在課堂教學中,也要不斷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巧妙地運用到體育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立德樹人。
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迫在眉睫,體育教師和學生家長都應該跟上社會時代的變化,轉變觀念,學習新的理念,鼓勵學生們進行他們喜愛的體育運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只有親身體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才能愛上體育。努力幫助學生們不斷樹立體育運動的目標是身體素質提高的理念,掌握科學的自主鍛煉的方法,培養自主鍛煉的能力[5]。
在每學期的體育教學中穿插健康課的內容,讓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體育文化,體育精神,用實例影響學生,用知識充實學生的學習,為學生學習技能打下基礎,也讓學生在思想意識上有一定的轉變。
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就是體育運動,既可以促使身體正常健康的發展,對學生心理健康更是好的促進。動商是現如今熱門的話題,青少年體質弱化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嚴重問題,唯有加強體育運動才能對抗弱化的趨勢,體質弱化帶來的必將是各種心理問題的增多,智商、情商、動商三商一體,體育運動的主觀能動性較強,學生一旦養成了運動的習慣,從體育運動中獲取“利益”,它就變成自己主動積極的活動,這也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
對于學生是否能夠很快的適應現在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在學習中、生活中、工作中做出相應的成就,體育教學的作用是極大的,而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要注重連續性和階段性,每個階段具體到每一節課每一個單元,每一個階段的培養要有聯系,有層層遞進的關系,逐漸讓學生明確體育運動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心理上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體征學生的心理平衡,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體育教學目標與學生心理健康目標和諧統一,使學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長,增強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培訓學生興趣愛好尤為重要,有了興趣為基礎,何愁教不好呢,他們自己也會學了,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習掌握一些有用實用的教學方法,有機會多向前輩們專家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理論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和方法,多參加各類級別的活動,學習名師們的課堂教學。學生未來發展中,只有運動能力還不夠,還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假如未能引導學生養成運動的習慣,運動能力尤其是專項運動能力(如打籃球、游泳等),都難以為其終身體育鍛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只有體育的品格還不夠,還要注重學生體育情感的培養,只有喜歡體育甚至愛上了體育運動,方能有助于學生良好體育品格的形成并持久發展與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