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明
(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棠陰鎮中心小學,江西 撫州 344400)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將其應用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積極開展多種有效的微課資源開發操作,旨在培養學生作文學習興趣以及實踐寫作能力,進而達到促進學生作文寫作整體水平提升的目的,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也存在積極影響。具體開展相關教學操作時,應注重科學擇選微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式,有助于更好的發揮資源實效性。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開展的微課開發及應用操作,主要指基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目標等,將教學內容和文本、圖片及視頻等各種形式各異的資源加以有效融合,再以微視頻課件的方式呈現于學生眼前,以達到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實效性的目的的一種方式。經由豐富的視頻影像及圖文資料等,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至課堂中,利用新奇的手段引導學生有效學習課本中枯燥、抽象的內容,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作文寫作水平,對培養其自主探究能力及想象力也存在積極影響。換而言之,經由有效利用微課模式的方式,可更有效的解決小學階段學生無詞可用、無句可寫的困境,開展更具生動化及個性化的作為寫作操作。
教師引導學生開展作文寫作操作的過程中,有必要將語文教材中各種資源當作利用的關鍵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章,結構科學、用詞優美,品質教改,對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升存在積極影響。針對學生來講,此類文章即為十分優質的作文寫作資源。教師在開展微課素材準備操作的過程中,理應對教材中的相關資源加以充分考量,適當的擇選教材個別文章中的優美段落或者句子等,并將其和微課資源加以有效融合,同時,可根據場景等的需要,適當的加入一些圖片及音樂等,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優美詞句的敏感性,對學生更好的開展作文寫作操作存在積極影響。經由教材內容及網絡素材的有效融合,也有助于在課堂中為學生創建優良、積極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同時,在學生欣賞完相應微視頻后,依照相關資源的內容開展有效的仿寫及擴寫等操作,對促進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也存在積極影響。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鯨》一課時,在具體開展微課課件設計的過程中,便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將學生在文章中挑選的一些優美語句合理融入到微課中,如此一來,在具體開展微課教學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便可以被有效調動起來,不僅能夠有效記憶和靈活應用相應語句,且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語句的擴寫操作,對促進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影響。
基于小學生自身年齡特點使然,其對外界新鮮事物抱有濃厚的興趣,參加戶外活動的熱情也相對較高,課余時間樂于到戶外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學校為了迎合學生的這一特點,也會積極組織多元化的戶外活動及競賽等,以滿足學生需求。基于此,教師在具體開展語文作文教學微課視頻制作的過程中,便可以適當的融入一些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集錦,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觀看微課視頻的興趣,對加深其學習記憶也存在積極影響,能夠幫助其更好的學習語文作文寫作相關知識及及技能。例如,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將學生跳繩比賽的集錦融入進其中,在利用多媒體教輔工具引導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提醒學生對參賽成員跳繩的動作、神態等進行詳細觀察。利用此類方式刺激學生寫作,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觀察細節的能力,對提升其作文寫作水平也存在積極影響。此外,教師也需要在對學生現實生活加以充分考量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較高的微課視頻制作操作,通過學生熟悉的事件、細節等吸引學生注意,同時,經由在日常生活素材中加入一些合適的音樂及動態圖片等,也可以達到有效培養學生想象力及創造力的目的,促使其逐漸形成在日常生活過程中對各種人物及事物的細節進行仔細觀察的習慣,不僅有助于其更好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對促進學生學習質量提升也存在積極影響。
運用微課輔助教學,一方面,促進了小學生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知識的重難點理解,強化了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的全面化理解。另一方面,以多媒體技術為媒介的微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集中小學生的語文課堂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強化微課對小學生的吸引力和教育價值,使用微課輔助小學語文教學還需要注重與學生評價相結合。如《桂林山水》,通過教師直白的語言講解,學生無法體會到桂林山水的美感,通過課前展示微課,感受桂林山水的畫般美感,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對文本的文字和微課的內容進行對比感受,挖掘學生獨有的體驗,提高參與到課堂的積極性,以更好地檢驗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教學領域新興的有效教學手段之一,經由科學開發和應用微課資源的方式,可促使相應的教學實踐的有效性大幅度提升。照比以往應用的各種教學模式來講,基于微課開展的各環節教學可更有效的傳播教學內容,教學的靈活性也具有了顯著提升,對促進師生互動及學生發展均存在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