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俊華
(廣河縣回民第五中學,甘肅 廣河 731300)
在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由于仍然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導致學生學得累,教師自己也教得苦,到頭來學生只會按部就班地解題,動手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相當低下,更談不上開動腦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嚴重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根本無從談起。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我談幾點看法,僅供同仁參考。
快樂的感受是更好地學習的情感基礎,在課堂上我們發現,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全身心投入,還會獲得較高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因此,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數學,達到學習的自動化,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知道,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信息傳遞,情感交流的雙向過程。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創設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情景,使學生滿懷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可行方法。為此,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首先要營造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相信學生、熱愛學生,從而讓學生喜歡教師,進而喜歡自己的數學課;其次要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敢問敢發言,形成一種情趣融融、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還有就是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探究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氣和活力。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初中數學教學中正確選擇和使用教學現代教學技術,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幫助他們學好有關的數學知識。尤其是我們農村中學最為突出,學生接觸的現代教學技術少,對多媒體教學手段很感興趣。例如,在教學內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時,讓學生根據投影儀投出的問題看書,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對不能在書上直接找到的問題答案,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何異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并把透明膠片分發到每組,把討論的結果寫在膠片上,然后教師把他們的討論結果投影出來,讓全班同學與教師一道再進行討論,看哪個組寫出的結果最簡單最準確,然后進行練習,通過練習分組討論,組內再把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膠片上,再投影出來,引導他們討論解決,這樣既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別人的問題中啟迪他們的思維,又培養了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積極主動地探索的精神,較好地發揮了他們的學習的主體作用。
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數學的信心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并親近現實的生活,讓數學走進學生視野,讓生活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材變得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感悟,發現數學的作用與意義,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自己發現數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這一點是新理念教學最根本的一點體現吧,封住自己的嘴的同時,意味著教師要做大量的工作。如何讓學生學得多,怎么樣學生才愿意學,課前的準備工作不言而語是很有挑戰的,如何在課前設計有趣味性、有探索性的問題,這是一節成功研討課的關鍵。起初,預習并不順利,學生只是作為一項任務把它完成,農村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很強,但是對于挑戰性的問題很感興趣,比如,和和別人比賽誰的方法好,誰學會得快,誰能自己解決較有難度的事情,誰是第一個完成任務的優勝者,正是基于這些易刺激大腦興奮的誘因,我在預習中多加入了挑戰性的問題解決,學生的興致提高,已能慢慢主動提高作業的質量,多展示自己的想法。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用積極的眼光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多個特質看學生,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全面評價學生,滲透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讓每個學生在自尊自信中成長。
我們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由此可見教師是很受學生尊敬的。從另一個角度考慮說 “一日為生,終身為子”這樣理解也算合適吧。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反思,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看了嗎?當學生做不完作業時;當學生越來越會應付、找借口撒謊時;當學生畫圖方法不正確,屢屢做錯圖時;當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等等,我們教師是否從自身上找到一點原因呢?我們不妨蹲下身子看看我們的學生,我們不妨試著去賞識我們的學生,站在學生的位置看問題,這樣一來學生會欣賞你的教學方法,會把你看作父母親那樣對待,會信任你,會對你的數學課產生興趣,說白點就是對老師的欣賞才有對你所上課程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