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敏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豐田鎮中心小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引言:小學是學生形成固定人格,產生自我意識,開啟智慧之門的關鍵時期,教師扮演好“監督者”“引導者”角色,通過賞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顯得至關重要。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賞識學生、尊重學生,想方設法滿足了他們的認知需求,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在和諧互動關系的支持下,教學效果會很不錯。學生信任老師,熱愛學習,慢慢積累下的探究經驗,會使他們更具創造力,將來奮斗成為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才。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是很豐富的,可以說每一篇課文都經過了嚴格的篩選,是許多教育專家反復討論后確定的[1]。不同文章情感的表達也不盡相同,在閱讀教學的時候,指導學生掌握情感表達的方法,轉化閱讀理解的感悟,從而形成學科的核心素養,對于他們閱讀能力、探究能力的綜合發展而言會起到促進的作用。賞識小學生閱讀,引導學生們感悟,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令人期待。比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教學中,可先猜謎語導入:“名字叫虎,不是虎,天天墻上住,專吃蚊蠅蟲?!奔ぐl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并且預留下充足時間,使學生一邊感知一邊理解。然后播放動畫、展示圖片,叫學生思考三個問題:(1)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2)小壁虎向誰借尾巴?(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賞識學生良好的閱讀表現,關于情感的表達很真切,師生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2]。從老師的示范表達到學生的自主表達,情感變化的過程就是能力發展的過程,賞識教育理念的滲透相當有意義。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做好課堂教學工作的調整[3]。光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不夠,還要提升他們的審美水平,幫助他們養成主動參與、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多數以教師為主導,不常給學生大膽創新的機會,極大的限制著他們創造性思維的活躍,使其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十分有限。新時期下,語文教師不妨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把課堂真正歸還于學生,“賞識”他們提出的不同想法,增強他們不斷表達、不斷挑戰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學《觀潮》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適合學生回答的問題,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整體的感知、深入地思考。當學生找到了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的原因后,馬上表揚他們的進步,這樣一來,小學生更加熱愛語文知識的自主探究,成為課堂主體后全面發展之路也將走得越來越遠。
賞識教育的關鍵在于:老師充分了解學生實際的認知需求,并且結合他們的性格特點、個性特征等,進行教學方案的優化設計;通過評價、語言鼓勵,進一步提升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動力,批評教育消失,賞識教育為主;語文教師常常鼓勵學生,學生自然信任老師,他們遇到各種選擇和復雜難題時主動尋求幫助,慢慢形成了自我完善、自我挑戰的決心,未來的人生更加精彩,還能夠彰顯出人生的最高價值[4]。師生的有效溝通很關鍵,遠比直接灌輸的效果好得多,鼓勵伴隨評價,則更利于小學生語文素養以及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比如,講授《地震中的父與子》時,筆者完全尊重小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感悟的心理,因此,走出了傳統的教學困境,嘗試利用特殊的溝通技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首先,提供有關地震的材料,學生也可以搜集不同的資料,要求他們在創設好的情境中交流學習,從而獲得足夠豐富的閱讀感受。其次,建議學生整體感悟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具體講了什么事情?;蛘哒f,直接討論“父”與“子”究竟了不起在什么地方。最后,總結全文,升華情感,確保小學生都能理解“親情”的含義。此外,還為了提升孩子們的領悟能力,筆者以賞識教育為中心,溝通環節把握住了幾個關鍵點,即為:第一,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賞識教育,絕不干擾他們思考問題或者小組探究。第二,及時補充教學內容,營造出良好的賞識氛圍,溝通培養學生自信,溝通協助學生進步[5]。第三,該點撥的時候點撥,該賞識的時候賞識,該放手的時候即刻放手,脫離引導后小學生依然自信,充滿激情的完成規定任務,再次強調“讀中感悟”、“悟中深思”、“思中創新”,語文課堂教學特色盡顯,可以促進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有效滲透非常必要,學生們語文素養不斷提高,綜合能力全面發展,越來越有自信的挑戰自我,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