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都梅
(貴州省平塘縣平湖第一小學,貴州 平塘 558300)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這說明,任何知識、任何學習手段,都離不開興趣。如果學生可以帶著興趣展開探索、付諸學習,勢必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在開展音樂欣賞課期間,教師首先要思考的并不是如何讓學生聽懂、聽準、聽會,而是要思考如何讓學生愿意欣賞、愿意聽。小學生正處于智力成長發育階段,他們的認知模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塑造出直觀性、趣味性強的音樂欣賞情境,這恰恰是打造高效欣賞課的主要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音樂課過程中,教師要打造趣味性、代入性強的欣賞情境,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游戲、聽賞、學唱、律動環節,以此讓學生積極地融入音樂課堂中,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增強學生的音樂情趣。
以《兩只小象》為例:由于低年級小學生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為了增強他們的欣賞積極性,作曲者給他們提供了真實的視聽情境。視頻中,兩只小象正在快樂地玩耍,它們偶爾用鼻子吸水,偶爾會向旁邊噴水,玩得不亦樂乎。隨后教師提問:“這是什么動物?它有什么特征?同學們在現實中見過它嗎?”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將歌曲《兩只小象》播放給學生,當聽到“喲啰啰”的時候,提問小象正在做什么呢?在“看、聽、問、說”中,學生的積極性逐漸被點燃了起來,開始爭先恐后地回答。與此同時,讓學生思考一下長短音和高低音出現的時候,視頻中小象的肢體動作發生了什么變化?同學們可以模仿出來嗎?由此間接引入肢體律動的概念,為欣賞課的落實鋪墊基礎。
在利用視聽情境增強學生欣賞積極性的基礎上,教師還要給學生塑造出多元化的欣賞平臺,借此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其間,通過不同形式的欣賞,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藝術細胞,啟迪其音樂之魂。具體實施方法上,我們可以圍繞以下兩個角度著手。
在音樂藝術的領域中,歌曲的類型千千萬。不同類型的歌曲,哪怕是主題相同,帶給人的感覺也是有所差異的,所以,圍繞歌曲類型展開對比性的欣賞,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音樂的節奏、曲調和力度等細節,可以有效提高欣賞效率。
以《跳柴歌》為例:這是一首海南民歌,而在欣賞的基礎上,作者又給學生播放了《阿里山的姑娘》,這是一首高山族的民歌。雖然這兩首歌曲都屬于民歌類型,但是在曲調、格式、旋律還有調式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而且帶給人的情感也是不同的。所以,通過對比欣賞,可以讓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其中一首歌曲的意境。當然,同一種類型的歌曲中還存在一些差異性,比如民歌還包括了山歌和小調,組織學生深入欣賞,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認知面。而且,考慮到當前學生的興趣和喜好,教師還可以將一些流行歌曲、說唱音樂等挪到課堂中供學生欣賞,讓他們在對比中把握不同類型音樂的脈絡。
組織學生欣賞不同類型歌曲的基礎上,教師還要組織學生欣賞不同的演唱風格和演唱技巧。其間,可以適當地滲透一些歌唱技巧,比如呼吸、發聲、高音的處理等等。例如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許多知名歌手演唱過它,但是這些歌手在演唱的時候營造出的效果卻是不同的。所以,可以將李娜、鄧麗君等知名歌手演唱的版本分別展示給學生,然后要求學生對氣息、音色、聲調等方面進行仔細觀察,感受一下不同歌手演唱下的《阿里山的姑娘》在唱腔、情緒等方面分別具有哪些特點。如此一來,不但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體驗效果,并且也讓他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知。
任何學科都不是孤島,音樂學科也是如此,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如語文、歷史等也有相互融合的地方,更與生活實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要求音樂教學應當是綜合的、融會貫通的。因此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例如在教學歌曲《春曉》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啟發學生聯系與“春曉”有關的種種事物,例如古詩中提及的啼鳥、落花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日漸上升的氣溫、悄悄萌生的新芽等等,打破文字、音樂與現實生活的壁壘。教師可以借助圖片、音頻視頻以及詩歌朗誦等形式在課堂上創設春意盎然的情境,再播放歌曲《春曉》,帶領學生體會春日的詩情畫意,引導學生認識、領悟音樂之美。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告訴你要多多觀察,細心才能發現世界上的美”。音樂同樣如此,缺少的是發現音樂之美的耳朵。因此在課堂音樂欣賞教學不能僅僅流于教學表面,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音樂欣賞、審美素養推及日常生活實際之中。一方面,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創設音樂情境,加強歌曲與生活的聯系,啟發學生用生活化的思維方式欣賞音樂。另一方面,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去發現、捕捉生活中的美妙聲音,如自然界中的黃鶯啼鳴、風聲呼嘯或社會生活中的流行歌曲、古典音樂等等。為敦促學生,也可在音樂課堂上設置分享環節,增強學生發現、欣賞音樂之美的意識,將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音樂欣賞技巧內化到生活中去,深化音樂欣賞教學成果。
總之,欣賞課是音樂課的一部分,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從狹義上講,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在更深層次上,它也是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全面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缺乏興趣將導致欣賞水平下降,這將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塑造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欣賞音樂時感受到音樂的喜悅和魅力,這將是我們為未來做準備時應認真考慮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