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倩楠
(河南推拿職業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3)
微信以其便捷性、開放性、互動性等優勢和特點,在滿足人們交流和互動需要的同時,日益成為加強聯系、增進感情的社交載體。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對青年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提升道德修養、培育核心價值觀、全面健康成長有著重要作用。隨著微信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應順應時代發展,拓寬教育渠道、創新教育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微信自誕生以來,已成為親友、同事、同學之間最常用的社交軟件之一,它在各種關系網絡中應用十分廣泛,便捷的使用方法也展現了網絡社交的多元化魅力,因此用戶量急劇增加,現逐漸成為整個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為全國用戶量最多的手機APP。據微信官方2018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微信月活躍人數保持在10.8億上下,儼然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社交帝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微信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社交工具,它已發展成為集交流、資訊、娛樂、搜索、購物、移動支付、電子商務、辦公協作為一體的綜合化信息平臺,迎合了大學生便捷化生活方式的需要,因此,大學生已然成為使用微信最為廣泛和活躍的群體,這為微信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
微信時代衍生出的微信公眾平臺、服務插件、小程序等產物,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及信息傳播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由于成本低、開放性強、門檻低、操作簡便等特點,越來越多的媒體、企業、政府機關、個人開始利用微信平臺進行信息傳播,深刻影響著微信受眾的信息獲取方式,特別是思想活躍、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學生群體,微信已經成為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大學生由于群體特性,學習時間碎片化分割,而微信信息短小精辟、圖文并茂等特點,正好迎合的大學生的閱讀行為習慣,為內容豐富、體系龐大、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易于大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和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指承載、傳導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所運用、且主客體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實際上是為了傳遞、引領核心價值觀,而這種傳播必然要依托相應的載體來傳導內容和信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與選用何種載體關系重大,載體的選擇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微信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化工具,有效綜合了大眾傳播與網絡傳播,深受大學生青睞的同時,也能承載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任務、目標等,此外,借助微信平臺,還能加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互性,教育者利用微信平臺發布教育信息,供教育對象學習討論,教育對象也可隨時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意見,形成反饋。通過微信平臺,教育者可以大力倡導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鞭撻腐朽、封建、落后的“糟粕”,引導教育對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形成強大的輿論場,營造積極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就是要用正確的思想和優良的文化傳統去點燃青年學生心靈中渴望知識、積極向上的火種,堅定他們的政治信念、培養他們健康的人格。微信的普及,在給廣大師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機遇和挑戰。
首先,微信平臺創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微信作為網絡新媒體的典型代表,融合了數字、音視頻、超文本、傳播便捷、信息量大、互動性強等顯著特征,可以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統的課堂講授模式,讓教學變得可視化,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進而讓學生接受更為豐富、直觀的教育教學內容。其次,微信平臺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微信平臺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教學,在加強師生互動交流的同時,也可達到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價值觀樹立的效果,同時,教師可以及時、靈活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根據不同個體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推進。
基于微信的特性,教育雙方可以平等的在微信上對話交流,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自由表達觀點、進行價值判斷,因此,利用微信平臺進行教育教學可能會淡化學生的師生意識,挑戰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學生逐漸占據主流地位,這樣勢必會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給學生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其次,當前自媒體發展迅速,網絡信息量龐大,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塑造關鍵階段的大學生,面對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的海量信息,難辨真假,極易受到不良勢力的煽動,增大了管理難度。
良好的制度是實施的保障,要想發揮微信平臺的育人功能,首先必須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和主導權,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多層次的管理模式,縮短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的距離,更充分了解學生的動態,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認可度,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和責任感。其次,要在人力和物力上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一支專業的微信運營團隊,以強有力的隊伍建設保障,打造出高品質、吸引力強的微信平臺。
當前微信平臺不受學生歡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內容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大學生群體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好奇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除了注重政治性、正確性的同時,更應加強多樣性、趣味性和新穎性,在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同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這樣學生才愿意去點擊、去閱讀、去接受。此外,還應創新形式,使用頗受學生歡迎的網絡用語,在微信活躍時段發布信息,迎合學生興趣,以此提高教育對象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單向灌輸已明顯不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應因時而變、隨事而制、審時度勢,增強對微信平臺的認可度,學會利用微信平臺進行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具有“微理念”,更要有“微能力”,要提高自己的“微信情商”,正確把握融媒體時代的網絡發展趨勢,提高微信編輯能力,綜合運用圖、文、影、音等,打造出高品質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真正發揮微信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在微信廣泛使用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也發生了改變,高校運用微信平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刻不容緩。微信平臺具有的便捷性、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滿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將其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完善制度建設,加強推廣力度,進一步強化微信平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建設,轉變工作理念,更好地服務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