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金臺高級中學,陜西 寶雞 721001)
都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高中生對化學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讓高中生主動參與到教師創建的學習情境中,在生活與學習中發現化學的魅力,讓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則是教師的責任與義務,教師要努力突破當前高中化學課程的局限性,在課堂中積極引用趣味性教學模式,利用現在的多媒體技術引起學生對化學的注意,通過在課程中挑選安全有趣的化學實驗,帶領學生走入神奇的化學世界,領略化學的魅力。
新課改要求高中生達到四級化學素養水平,形成基本的化學思維體系。這就要求高中生要掌握較多的化學課程內容,同時與其他理科課程需要簡單記憶內容不同的是,化學課程包含元素周期的認識、化學方程的轉化、實驗現象的解釋說明等,這些都是化學課程的基礎,是必須要背誦和理解的,對于背誦能力弱的學生來說學習化學更為吃力,如果依舊是刻板的灌輸知識的方式進行教學會讓高中生喪失學習化學的興趣。
高中生從進入高中生活開始就面對著升學的壓力,因為高考的要求高一需要學十幾門課程,高二至高三也要學習七八門課程,而每一門課程所包含的知識體系都是相當龐大的,而時間卻是有限的,每一位高中生基本上就是迎著朝陽出門披星戴月而歸,課業壓力之大容易讓高中生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1]。而化學課程本身又是課程學習的重點,重壓之下學生更容易對難以理解的化學學科失去興趣。
高中生的心理發展對于學習也是具有很強影響力的,學生自主意識的增強容易讓學生對權威產生質疑,化學本身又是一門專業性、邏輯性強的學科,有些部分教師不得不以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就容易讓學生和老師之間產生矛盾,讓化學課堂變得不和諧,影響學生學習。
有趣的課堂導入是一節成功課程的關鍵,這也同樣適用于高中化學課程,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點,采用有趣的提問或者播放音頻、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教師設置的化學情境中[2]。讓學生一開始就對本節課程充滿期待,自覺提高注意力。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紙鴨子可以長毛嗎”這個問題很好的抓住學生眼球,此時學生會各抒己見,教師此時可以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讓課堂氛圍熱烈起來。一個有趣的導入讓每一位學生都進行獨立思考,提起學習興趣。
由于化學課程涉及新物質的產生,化學現象的變化也是高中化學課程的重點,化學實驗既能引導學生主動研究化學現象,又讓學生最直觀感受化學變化,對化學課程產生強烈興趣。
俗話說百聽不如一見,教師可以根據課標要求選擇較為有趣和安全的化學實驗,在學生面前演示或者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讓學生記錄此時變化并與其探討產生的原因,在趣味實驗中引導學生實踐。如,水火相容實驗,讓學生將氯酸鉀晶體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由教師再往里倒入濃硫酸,此時學生們就會看到與常識相悖的水火相容現象。在這種環境中學生肯定會對此現象產生的原因感到好奇,教師可以借著學生對于實驗的興趣為其講解這是氯酸鉀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不穩定的氯酸,放出氧氣后又與黃磷起反應的結果。在趣味實驗中學生能夠快樂的掌握化學知識,其效果遠比死記硬背好得多。
生活中其實處處充滿化學,只是學生常常忽視生活中的化學變化。這些現實素材與書面上的實驗相比更能夠引起學生們的興趣,使用這些素材也更容易引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鳴。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恰當的引用現實素材,或者在課后布置作業讓學生找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引導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來。
例如近年來大熱的環境污染問題-酸雨,學生對于酸雨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為什么會產生腐蝕性的酸雨學生不會去深究,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向學生提問,采用有獎競猜等方式讓學生探討酸雨產生的原因,最后由教師總結學生回答的內容,講解標準答案。如,教師在課程結束后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通過查資料的方式找一下酒駕的罪魁禍首是乙醇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并在下節課前進行講解,這樣結合現實的素材能夠讓學生明白化學的重要性,提起對化學的學習勁頭。
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對于教育資金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因此高中的多媒體設備很普及,這些多媒體都具備聯網功能,這也為教師結合先進科技講述化學知識提供了有利條件。
眾所周知,化學實驗千千萬,其中不乏有趣的實驗。但是許多有趣的實驗無法展示給學生,究其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實驗不安全,其二是缺少實驗材料。這就讓此部分內容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此時的先進科技則為高中化學趣味性教學提供了解決方法,教師可以在網上尋找此方面的實驗視頻通過學校的多媒體播放給學生,雖然不如現場感受來的震撼但是也足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視野。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趣味性教學模式能夠從四個方面進行深入思考,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探尋高中趣味性教學模式的好的切入點與好的方法,引導學生從趣味學習中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