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四十二完全小學,湖南 郴州 423000)
小學數學的很多理念和公式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所區別,對于小學生而言,存在理解和融會貫通方面的困難。因此,需要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來促進數學學科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會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感性,并對自己的學習成果與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極大地提升他們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這樣既是迎合時代發展中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是提高自己的教學實力和實現教學目標的必然之舉。
小學階段是學生剛剛邁入學習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小學生主要是被動地接受很多新鮮而且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他們之前從未接觸過,對他們來說是全新的。如果沒有小學生不會獨立思考這些知識的學習方法或者意義等,就會認為這些知識非常無趣或者學習效率低下,可見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教學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國的教育事業正在蓬勃發展,我們現在教學目標的重點已經從應試教育的模式轉移到素質教育上來,各個學校都注意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培養小學生數學獨立思考能力,能夠促進優秀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環境對于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從心理環境和教學環境兩方面出發,營造出和諧寬松的環境,讓學生敢于敞開自己的心扉。
1.課堂環境要寬松
要讓學生變得敢于質疑,使得質疑的氛圍充滿課堂,讓學生知道自己和教師一樣有提出問題的權利。由于學生的認知差異,在提出質疑的時候,往往很難問到關鍵點和要害。這時,教師要正向地鼓勵學生,讓學生可以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要敢于提出內心的疑問。如果學生沒辦法自主地發現并提出問題或者提出的問題對認知知識沒有關鍵作用,教師要主動變換自己的角色,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關鍵的問題點,讓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環境更加和諧和寬松。教師對學生的信心、尊重、包容和鼓勵也要通過動作和語言等細節自然地流露。
2.營造出和諧的心理環境
這里所說的心理環境實質上是指學生的心理安全與自由,羅杰斯曾對此提出過觀點,大意為只有在安全與自由的心理條件下才可以進行創造活動,即好的心理環境是創造活動的基礎。它們又是有遞進關系的,有了安全的心理才會催生自由的心理,也才會讓學生激發創造性。只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讓教育活動順利進行,而和諧的師生關系必然要體現尊重與平等,這就要求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不能忽視任何一名學生,比如,在回答學生的提問時要通過點頭、微笑去積極地回應他們,這樣在教育學生認真聆聽別人提問的同時,允許他們各抒己見,使每一名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問題時變得更加愉快,進而才能在一種平等的、心理安全的環境中提出疑問并且促進他們的思考。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這一天性,從小培養他們提出質疑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提問,能問出問題的關鍵點。教師要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學生的一切活動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質疑也是如此。教師要教給學生提問需要注意的環節。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們正確的提問方法,使學生們不僅敢于提問并且提問的有意義,比如,根據生活實際提問、通過故事或者案例提問、反復提問。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習好數學需要學生和教師協同,學生要用所學的知識去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運用,教師需要去做的是為學生創造相應的情景,引導和幫助學生提出心中的疑問,從而實現再創造的一種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出一定的環境,這種環境要和所要授課的知識相匹配,帶領學生自覺地把興趣傾注在新的知識背景當中,進一步激發出學生對于學習的樂趣和內心對知識的渴望,讓學生因質疑體會到快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創新自己的授課方式,可以運用做游戲、講故事等有趣的方式牽引出一些新奇的設疑題,制造認知沖突,把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運用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讓學生在通俗有趣的情境中更容易去認知,自覺地置身于探索疑難問題的情境中。
疑難是學生暫時無法理解,沒有能力去處理的。提出疑問并且解決疑問,對于學生而言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提出質疑只是手段,讓學生解除疑問才是我們的目的。對于學生的疑問不予解決,或者解決的方法不正確,都會對后期學生提出疑問的過程產生消極影響。對于學生的質疑不可草草了結,要三思而后行。要不受課堂45分鐘的時間局限,因疑引疑,設新疑,釋質疑,會收到比完成幾道作業題更美妙的教學效果。
在質疑過程中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1.時間控制。一是學生質疑的時間選擇,要在講新的知識過程中和講述完畢后,讓學生來積極地質疑。二是質疑的時候不可以過于催促,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考慮和提問,才能讓學生充分發現問題。三是不要拘泥于原有的教學程序,要敢于突破既有的教學流程。四是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提出疑問并且也能解決心中的疑問,避免讓質疑變成一種流程和形式。
2.對象控制。質疑問難要兼顧班級內的全部學生,為促進學習要著重針對差生。因為這部分學生內心比較自卑和恐懼,聽不懂,難于開口,就會讓疑難越積越多。
簡而言之,疑是思考的起點和學習的終點。老師給學生10個問題來回答,最好讓學生自發地發現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渴望,從而擴大思維能力,培養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