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芹
(貴州省畢節地區威寧自治縣民族幼兒園,貴州 畢節 553100)
在幼兒傳統益智類游戲教學中,分為室內游戲和室外游戲。相對于經常運用于幼兒教育教學的室內游戲,戶外游戲的范圍更廣。追求讓幼兒走出活動室,走向幼兒園室外,走進大自然,擴大視野,增強其環境適應能力和感知力。戶外游戲需要消耗更多的體力,要求教師加強對于幼兒的組織和照顧,為確保戶外游戲開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般選取已有相當紀律意識和體力支持的大班幼兒。但是在戶外游戲中,由于孩子在體力、環境適應能力、游戲強度等方面的局限,一些幼兒在游戲中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氣餒甚至大吵大鬧。為確保戶外游戲在大班幼兒中的有效開展,教師應注意合理規劃戶外益智類游戲的開展。
在開展戶外游戲時,應確保幼兒在參與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包括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對戶外游戲有積極正確的認識、積極參與、同伴之間的友好合作等。幼兒良好的精神環境的創設,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細致觀察幼兒的行動、身心狀態,在向幼兒普及基本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因材施教,針對幼兒的特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同時,在日常教學中還應著重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其養成“聚是一團火”的意識,認識到團隊合作的強大力量以及合作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確保在開展戶外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們彼此照應,養成集體性的良好精神面貌,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保證戶外游戲的有效開展。
例如,在組織幼兒進行“野炊”活動時,教師應先和幼兒定好野炊規則,將整個班級分為兩隊,每隊分別由三位老師帶領,在整個野炊過程中,教師分別負責掌勺、制定菜單、分配任務,學生負責配合教師的安排,并強調在整個活動中,最終的成果需要大家進行共同品嘗評價。為了使本隊的勞動成果更加出色,同隊隊員之間要很好配合,互相幫助,相互照顧,如擇菜、洗菜等,這樣才能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若團隊出現意見不和或者打鬧現象,則要扣分,會影響最終成績。這樣,在幼兒之間形成一種只有團隊良好合作才能更好完成任務的意識,促使幼兒在整個戶外游戲中保持良好的、積極參與的精神狀態。
幼兒戶外游戲的開展,通常情況下是基于一定的目標進行的。幼兒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萌芽階段,具有極高的塑造性。因此,幼兒園教育在培養兒童良好人格和道德品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進行戶外游戲的設定與選擇時,應首先明確開展戶外游戲的目的和意義,即通過戶外游戲,幼兒能學到什么,明白什么道理,使他們在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此外,戶外游戲的設定,應以幼兒這一開展對象的年齡特征和行動能力為前提。
植樹節前后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環境意識和環境保護實際行動意識的黃金時期,大班幼兒已具有基本的理解力和勞動能力,教師可在這一階段開展植樹活動。同時,教師也應考慮到在植樹過程中,需要使用鐵鍬等工具,若沒有成人的監督,很容易出安全問題。因此,植樹活動最好放在家長工作時間以外的周末進行,確保在戶外游戲過程中,每一位孩子都有家長的陪伴,確保活動過程的安全性。此外,為了給予孩子更多在勞動過程中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教師可提醒孩子為自己所種植的小數取名并掛牌,如“友誼樹”“家庭樹”“幸福樹”等,在牌子上,幼兒還可寫上自己的愿望以及對于小樹的期望。這不僅能夠促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增進對于花草樹木的愛護意識,同時,與家人、朋友合作種植小樹,能夠增進幼兒與父母、同伴之間的感情。
幼兒階段的戶外游戲,應以對幼兒產生的啟發教育為宗旨,而不應單純地將其視為做游戲,是為了讓幼兒盡情地玩耍。戶外游戲五花八門,游戲方式和內容也有很大差異,但游戲本身,往往也是一個比拼的過程,在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時,游戲的競賽比拼性質也是游戲的魅力之一,戶外游戲同樣具有這一屬性。比拼競爭中的輸贏,既是對幼兒游戲技能的考驗,也是對幼兒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伴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加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當前社會背景下的幼兒,通常是在物質充裕的環境下成長,父母長輩對其疼愛有加,有求必應,在加上當前網絡的風靡,幼兒極早接觸并使用網絡,使得他們養成了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自私的性格,稍有困難就自暴自棄,不愿堅持。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培養時,也應注意對幼兒在這方面的改善。
在戶外游戲中開展挫折教育,對增強幼兒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戰勝苦難的能力,拋棄隨意放棄的心理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舉行幼兒趣味運動會時,需要很強的團隊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同時,趣味運動會通常具有“一條龍”的特點,多種游戲項目組合在一起,最終的總成績才是團隊最終成果。由于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比賽過程中的輸贏也時刻考驗著幼兒的內心。在這樣的活動中,能夠增強幼兒的抗壓能力以及耐力。
幼兒是一個活潑好動、好奇心很強的群體,他們更傾向于關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的、新穎的事物,這一特點在幼兒對玩具的需求中也深刻地體現出來。戶外游戲同樣是如此,時刻保持創新意識和學習意識,既是教師負責任的體現,也是使幼兒們時刻保持學習動力的關鍵。當前,“紙杯轉遞水”“瞎子背瘸子”“踩氣球”“袋鼠跳”“齊心協力”等戶外游戲五花八門,教師可進行即時地借鑒和學習,不斷更新戶外活動的內容。同時,教師在借鑒過程中,也應認真總結經驗,根據當前幼兒的身心狀態,適當地創新游戲的內容、游戲規則,創造出更加適合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