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秀芳 楊留勇
(貴州省畢節職業技術學,貴州 畢節 551700)
隨著國家對外貿易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英語已經成為全球化的通用語言,被很多國家納入基礎教育的范疇,在基礎教育階段顯得尤為重要。高職英語教育的教學宗旨就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增加現代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競爭力。因此,就需要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選擇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情境教學法能夠適應當今英語教學的要求,通過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聯想能力,通過場景給予學生視覺沖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英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情境教學法的含義就是指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具有生活化、情緒色彩、生動有趣且具有典型特征的故事發生場景,進而能夠激發學生隊英語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其次,情境教學的最終目的為了以榜樣的作用以及突出的案例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通過開展課堂小游戲、課后的實地考察以及外出觀光等手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把握教材內容,結合教學實際創設相關的情境,進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情境教學模式為高職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表演情境,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模擬表演,讓學生都能有興趣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與同伴的溝通、交流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升對英語的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例如,在學習高職英語《Custom&Tradition》這篇文章時,教師就應結合文章內容,通過在課堂中情境再現的形式將學生分組并自由對角色進行表演,進而讓學生能夠通過這種形式深刻體會我國與外國的傳統習慣和差異,進一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讓抽象的英語具體化,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在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過多地注重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忽視了學生對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學生后期投身社會之后用英語交流是很不利的。因此,教師就需要以學生對英語運用能力培養為契機,在教學中充分與職場實際情況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口語和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Job Hunting》這部分內容時,可以根據學生在進行求職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話題,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職場情景,讓課堂成為一個真正的職場面試場,學生充當面試者,教師充當應聘者,通過不同的職業對學生的面試工作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提前感受找工作面試的真實情景,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相關的問題與建議,并通過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相互的交流和溝通,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同時也為學生的今后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近幾年,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高職英語教學帶來了更多的生機,很多教師也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一直以來,多媒體技術都具有集圖片、視頻以及聲音、文字于一身的特點,在高職英語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很多高職英語教師都會在課堂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各種情境,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教授《American Table Manners》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需要借助多媒體網絡搜索出不同國家的餐桌文化,進而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在課堂上直觀展現給學生,同時組織學生再以小組為單位對各個國家的餐桌文化進行縱向比較,進而加深學生對各個國家文化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情境,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同時多媒體技術直觀、生動的視頻和文字能夠深化教學主旨,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主張生活與教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教育來源于生活。目前,高職英語的教學主要以實用為主,語言是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主要的溝通與交流媒介,學生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順利,掌握必要的英語知識和運用技能很有必要。因此,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還需要在課后積極引導學生對英語的運用能力和技巧的培養,同時,為學生創設更多的生活情境,將所學英語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能夠強化學生對已有英語知識的認知,加深其對英語的理解和掌握。
總而言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創設出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語言環境,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還能夠對現有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所學到的英語能夠靈活地運用。但是,高職英語教學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不斷對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積極的探索,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模式的作用,進而使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得心應手,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