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莉
(重慶市中山外國語學校,重慶 云陽 405400)
由于初中化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此初中化學老師在開展初中化學有效教學時,其不能僅僅開展化學知識的傳授,而是更要注重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吸收效果。對此,化學老師應當深入挖掘化學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銜接點,進而再將二者之間進行有效融合,以此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學生與抽象化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對化學和對生活的學習與了解興趣,進而便于接下來化學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本文即是從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提出生活化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和教學內容生活化,降低學習難度三個方面,對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進行論述,供大家參考。
所謂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指的是初中老師在開展初中化學知識教學之前,其先對化學知識進行生活化的轉化,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角度出發,以此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而便于接下來的化學知識教學工作的開展。
例如,在教學“性質活潑的氧氣”一課時,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進行呼吸,那么你們知道我們具體呼吸的是什么嗎?”學生:“氧氣。”老師:“是的,氧氣在經過我們的呼吸轉化之后,最終以什么氣體的形式呼出?”學生:“二氧化碳。”老師:“也就是說氧氣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就轉化成為二氧化碳,對不對?”學生:“對。”老師:“那么二氧化碳能不能也如此輕松地轉化成為氧氣呢?”學生:“不能。”老師:“為什么不能呢?”學生:“不知道。”老師:“同學們看一下我們今天所學內容的題目是什么?”學生:“性質活潑的氧氣。”老師:“是的,那么從這個題目中大家能不能想到具體的原因呢?”學生:“因為氧氣的性質活潑。”老師:“那么我們每天都在吸收的氧氣究竟又有哪些活潑的性質呢?”學生:“不知道。”老師:“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在初中化學老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其既可以通過直接進行生活化導入的方式開展生活化教學,同時也可以通過生活化問題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進而使得學生在思考生活化問題的過程中吸收和掌握初中化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物質燃燒的條件”一課時,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物質燃燒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種生活現象,那么大家想過沒有,物質為什么會燃燒呢?”學生:“物質燃燒是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一種現象。”老師:“這確實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生活現象,但是其依然存在燃燒的原因。老師換個問法,物質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學生:“燃燒物。”/“火焰。”老師:“同學們說對了一點,那就是必須存在可燃物。關于同學們說的‘火焰’并不細致,火焰又是怎么得來的?”學生:“不知道。”老師:“那你們在點燃可燃物的時候是直接給與其火焰,可燃物就能夠直接進行燃燒嗎?”學生:“應該不是。”老師:“這就像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一樣,可燃物是否也存在自己的‘沸點’呢?”學生:“著火點。”老師:“對,就是著火點。那么同學們再想一想,家里的油鍋著火了,我們會為什么會采取蓋鍋蓋的方式滅火呢?”學生:“阻隔空氣。”老師:“對,但主要阻隔的是什么氣體?”學生:“氧氣。”老師:“是的,那么現在同學們知道物質燃燒的條件是什么了嗎?”學生:“可燃物、氧氣和著火點。”
所謂教學內容生活化,指的是初中化學老師在開展化學知識教學時,其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引導和提問,而且還要開展生活化的知識教學,從而降低學習難度,并由此將化學知識傳輸給學生,進而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例如,在教學“金屬的性質和利用”一課時,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金屬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金屬物質?”學生:“金、銀、銅、鐵、鋁。”老師:“是的,但這僅是一些常見的金屬物質,現已探明的金屬物質還有很多,只是能夠得到廣泛應用的較少,這主要與不同金屬物質的化學性質相關。”接下來化學老師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金屬材料發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直接觀察的方式了解不同金屬的物理性質,并且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了解其化學性質,以此直觀化的學習和了解化學。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其需要化學老師不斷挖掘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銜接點,然后以學生所熟悉的角度進行化學知識教學,以此降低學生們的學習難度,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進而提升初中化學的整體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