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市技師學院,河北 涿州 072750)
中職院校作為我國汽修人才的重要培訓基地,為我國的汽修行業輸送了大量實用型人才,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便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國的中職汽修專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汽修行業的發展。根據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聯合公布的《緊缺人才報告》,目前國內汽修人才的缺口至少達到100 萬。
從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的汽修專業的教學狀況來看,雖然總體上看,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整個社會對于中職教育認可度增加的狀況下,中職教育在辦學條件、辦學環境和生源等發面均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縱觀各職業學校汽修專業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如下。
第一,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缺乏奮斗目標。在教學及平時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汽修專業的現狀和就業形勢不了解,認為汽修就是拆拆裝裝、簡單易懂的專業。其實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汽修專業的學生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維修操作技能,才能適應現代汽車維修的需要。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發現汽車維修并不是他們想象中那么容易,就失去了學習的激情和奮斗目標。
第二,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大多數中職學校的汽修專業教師從院校畢業直接進入中職學校擔任教師,自身沒有經過汽車專業的系統學習和培訓,更沒有企業的實踐經驗。“雙師型”骨干教師、專業實習指導教師嚴重缺乏,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第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不能有機結合。汽修專業的特點決定了其理論知識離不開實踐操作,理論教學離開了實踐操作,根本無法講清。在教學時,不管是汽車構造還是汽車修理,重理論輕實踐是學好本專業的大忌。有的學校因為條件的限制,既無實物更無實踐場所;有的因為教師要趕進度,而無法及時安排實踐。這就造成理論課與實習課比例往往為3∶1,這不符合培養以動手為主的技能人才的教學規律。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到中職汽修專業學科教學的質量,而且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展,最終影響到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針對這些不足,我們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確實扭轉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狀。具體來說,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教師自身素質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當今社會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典型特征就是知識的更新換代速度極快,教育處于時代發展的前沿。教師要有危機感和使命感,要結合時代的要求、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需求,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和完善教育教學,確實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和專業課理論水平,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服務,成為一名知識與技能過硬的新時期中職教師。
自入學開始,我們就要指導學生多了解所學專業,了解社會需求和用人要求,了解各種職業特點,從而規劃自己的職業目標;著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溝通交流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服務意識和團結協作意識等;持之以恒地向學生灌輸職業意識,通過開設職業規劃課程,使學生有目的地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增加知識儲備;通過往屆優秀畢業生就業經驗交流會、邀請汽車企業的相關人士開設講座和校外實訓基地實習等活動,有效培養學生職業意識,明確今后就業方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活動的強大動力。任何人進行任何活動都有一定的原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要有一定的學習目標,一個人如果失去了目標,就猶如一艘在茫茫大海里失去舵的航船隨波漂流。作為一名專業教師,其在學生入學之初就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專業,幫助他們樹立專業信心,讓他們知道汽修專業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讓學生有“今日學習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的危機感。同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氣氛,在教學中熱愛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成長。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師生之間建立了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校首先要加大投入,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一體化教學法能夠很好地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一體化教學開展實施的組織者、指導者,教師水平直接影響到一體化教學的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在課堂上,教師既要對理論知識答疑解惑,又要對技能操作做正確指導,還要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成為既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又要有實際操作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這不僅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理論知識,還需具備實際工廠的作業經驗,更要有規劃設計、組織、現場調控能力,才能保證授課過程中規范的操作指導,真正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其次,學校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加強企業氛圍建設。學校可以按照企業模式在一體化教室設立工作制度,如考勤制度、安全制度和禁止抽煙、禁止使用手機等其他管理制度。讓學生從新生入學開始感受到企業的管理氛圍,從而使學生有“上學即上班,上課即上崗”的環境意識。
總之,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面臨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中職教師要以滿腔的激情和信心投入到汽車專業知識教學和專業技能訓練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實用型汽修人才。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本文綜合考量京津冀地區的“智能制造”技工教育資源、區域人才政策等多種因素,對雄安新區智能制造技能創新人才的引進具有指導作用。旨在促進京津冀經濟協同發展,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