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楠
(大慶油田報社,黑龍江 大慶 163000)
采訪是新聞記者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之一,新聞記者能夠從采訪細節中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所以新聞記者必須提升自身的采訪技巧。新聞記者若想確保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學習新技術,增強電視新聞的時效性、價值性,進而提升電視新聞的影響力。
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整合電視、網絡、報紙以及廣播等來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媒體形式被稱為融媒體,是一種具有極高價值且傳播速度極快的運作模式。融媒體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提升信息傳遞的高效性,確保輿論引導工作的順利開展。融媒體可以讓社會群眾自主選擇需要或喜歡的信息,為人們帶來了更多便利,打破了傳統媒體傳播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擴大了人們的信息來源。目前,大部分人對自媒體傳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抖音、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等網絡平臺為群眾提供了眾多的信息來源選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廣電新聞。
隨著我國網絡科技的發展,社會群眾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斷拓展。電腦和手機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接收信息的形式,同時社會群眾獲得的信息的豐富性也大大提升,人們通過下載相應的APP 便可以實現信息接收,方便快捷。騰訊新聞、網易新聞等是如今知名度較高的新聞軟件,讓人們在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的情況下就可以瀏覽新聞、接收信息。自媒體利用微信及微博等平臺作為有力支撐,在融媒體時代不斷崛起。自媒體的出現有效補充了社會群眾接收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很多熱點新聞也會最先出現在自媒體平臺上,向人們傳遞了大量的信息。
融媒體時代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是巨大的,電視這種媒介處于生存發展的困境。從新聞記者的角度看,人們的收視習慣發生變化后,傳統的提問、引導、記錄、寫稿這種采訪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新聞工作的實際需求了。所以,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具備視頻制作、文字編輯等綜合能力,熟練掌握攝像技巧,在外出采訪時做好充足的準備,靈活開展采訪工作。另外,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采訪活動的隨機性越來越強,甚至還會面臨各種突發情況,這對新聞記者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新聞記者在采訪前,一般有著較為充沛的準備時間,且會有多人參與采訪。但隨著信息量的增加以及采訪人員的減少,大多數時候只能由一個記者獨立來完成一項采訪任務,除了要準備采訪大綱之外,也要準備采訪工具,例如攝像、直播器材等,從而有效應對采訪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很多電視臺已經開設了網絡平臺,所以需要記者通過直播的方式來進行新聞內容的發布,所以除了要考慮電視播出之外,也要考慮網絡播出效果,需要在采訪前進行更加充分的準備工作,以確保采訪工作順利的完成。
隨著融合媒體時期的到來,新聞媒體在進行新聞節目制作的時候也需要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效率。這也在無形之中需要新聞記者在更短的時間內尋找到更多具有實際價值的新聞信息。為了能夠提升自身觀察力的敏銳度和對新聞事件的敏感性,新聞記者需要走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新聞記者發現任何細節的時候都應該加以多方面的揣摩,這樣能夠有效訓練對新聞信息的敏感度。同時,記者還需要具備精準的事件概括能力,切實加快自身的工作效率。不僅如此,在新的媒體背景下,新聞媒體記者也需要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積極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掌握一定的編輯技能。這樣,記者便可快速將收集到的新聞信息轉化整理成文字,也讓新聞編輯節省更多的工作時間。記者還能夠在確保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對初始稿件進行適當潤色,幫助記者提高自身修養,促進新聞事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各類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電視新聞記者可以采用新媒體設備進行新聞采訪與報道工作,以滿足不同類型觀眾對新聞內容的要求。例如新聞記者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傳播新聞內容,增強信息的時效性、趣味性。
在融媒體時代,人們能夠從更多的渠道獲取新聞信息,且信息量也遠遠高于以往,如果所有的采訪都采用固定的方式不但會讓觀眾感到枯燥,同時也會讓被采訪的人感覺到不自在。所以在新聞采訪時要靈活運用采訪語言,例如可根據具體的采訪對象或者事件對網絡語言進行靈活應用,這樣不但有利于創建良好的采訪氛圍,也能讓被采訪者放松,從而提升新聞報道的新鮮感和親和力。電視新聞記者采訪過程中的“金句”,會顯著提升新聞事件所受到的關注程度,同時也充分體現出了電視新聞記者的綜合素養。除此之外,在運用采訪語言上要盡可能地保證人性化,不適用過激詞語,從而自然引發被采訪人員的傾訴欲,進而獲取更多的采訪信息。
融媒體領域的新聞記者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及時進行工作方式的革新,積極改變原有的采訪技巧,利用最短的時間在受訪者的口中搜集到最具有實際價值的新聞信息,為大眾理清事件的發展脈絡,在寶貴的時間內將事實真相呈現在大眾面前。這樣,受眾才能夠對新聞記者產生足夠的信任感,融媒體也能夠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受眾在獲取各種新聞信息的時候都會在第一時間選擇融媒體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