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
(大興安嶺地區圖書館,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000)
圖書館學、情報學及檔案學具有同根性的特征,即三者均為研究文獻信息管理、影響文獻信息傳播因素、消除文獻信息傳播障礙、挖掘文獻信息運用方式的學科,研究的目的、方法等極為相似,因此,集成并融合圖書、情報、檔案資源有堅實的學術及理論基礎。同時,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的整合、流通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數據及信息已經成為各行業及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資源,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能夠實現信息資源的共建與共享,有效降低信息資源獲取成本、豐富信息資源傳播渠道、提高信息資源的服務能力。由此可見,實行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既具有可行性,又能順應社會發展形勢。但從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機構及部門整合是實現三者一體化管理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圖書、情報、檔案三者在利益、需求等方面的異質性,單純依靠機構及部門的整合會出現統而不一、業務分立的現象,使三者“貌合神離”,沒有從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層面實現一體化管理。為此,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圖書、情報、檔案的同根性;另一方面要認識到三者的異質性,在保留三者個性化的基礎上求同存異。
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是指基于三者功能的契合點以及內在關系,運用遠程存取、網絡互連、分布式收藏、資源共享等策略突破三者之間的壁壘,打破三者“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整合三者信息、信息標準、信息相關工作人員、信息設備設施與技術等信息獲取、傳播、利用相關要素,對三者進行系統化、統一化、一體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助于構建完善、全面的信息網絡,繼而為社會各界提供集成式、多維式、一體式信息服務。
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并不是簡單地將圖書館、情報部門、檔案館整合并轉化為一個信息服務部門,而是要在深刻把握三者同根性及異質性的基礎上求同存異,繼而全面滿足社會發展的信息資源需求。
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踐行資源共建與共享理論,廣泛整合社會各界需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需要的、行業發展需要的、國民素質提升需要的信息資源,繼而滿足社會的多元化信息需求;二是降低信息資源建設的成本。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能夠充分發揮圖書館、情報機構及檔案館的資源優勢,使三者優勢互補,共同建立信息網絡,有效降低信息資源建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資金成本;三是有助于信息機構實現現代化發展與變革。信息只有服務于社會才有其價值,同理,信息機構只有不斷提高信息服務質量及效率才能擴大社會效益。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采用了高效化、集約化管理理念與手段,能夠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以充分發揮三者的服務功能。
圖書情報檔案的同根性體現在五個方面:圖書館學、情報學以及檔案學同屬于信息科學范疇;圖書館、情報學及檔案學具有相同的知識、科學、社會、服務等屬性;三者同具有收集知識信息、存儲知識信息、提供知識信息的職能;三者基本管理方式,如管理工作的程序、管理手段等相近;三者有共用的物質載體,如紙質載體、膠片載體、數字化載體等。圖書、情報、檔案的同根性決定三者支撐技術、學科培養體系、信息需求具有共通性,三者同屬于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的大環境中,并向綜合化方向發展,為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在信息時代,信息融合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資源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發揮,信息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以商業領域為例,當前各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由人才、技術的競爭轉變為信息資源的競爭,只有獲取前沿信息資源才能掌握行業發展狀況及變動趨勢,繼而進行經營管理的決策。在此背景下,催生了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模式,情報內蘊含的最新信息、檔案中包含的原始信息以及圖書中多元化的信息要想真正實現融通與共享,就需要在統一平臺上進行交互。大數據為三者信息資源的整合提供了技術支撐,有助于相互獨立的信息資源系統整合、擴充,繼而使決策者能夠以全面的而信息資源為基礎,從多個維度對事物發展趨勢進行預測與判斷。
近幾年,信息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并由此衍生了諸多的新興產業,如數據庫企業、信息技術開發企業等。這些企業在促進經濟合理化、高效化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整合及分析,為客戶提供信息分析結果,指導客戶根據國家政策的調整以及行業的變動進行投資與融資,提高投資的精準性以及融資的有效性。這只是信息資源在經濟領域中的運用表現,信息資源也可廣泛應用于城市管理、工程建筑等各行各業中。信息行業的快速發展以提高了信息資源的價值,社會各界對信息資源質量及獲取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是大勢所趨,三者聯合本身就是一種新型的先進生產力,能夠助推我國經濟及社會向好發展。
檔案側重于原始信息,情報側重于最新的信息,圖書既包含原始信息,又有最新和一般知識信息。檔案記事、圖書傳事、情報探事,是圖書、檔案、情報彼此區別、相互獨立的異質性。這些特性為滿足人們記事、傳事、探事之需而生,促使圖情檔三者由“合”而“分”。這些“個性”是難以調和的,專業分工很明顯。顯然,只滿足了圖書的“傳事”之需,并沒有滿足檔案的“記事”之需,情報的“探事”之需。這樣的“一體化”自然難以成功。
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認同感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圖書、情報、檔案專業人員對于三者的一體化管理持不同的觀點。從知網上搜索與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相關文獻資料可知,參與研究的學者眾多,并來自不同的領域,不僅包括與三者直接相關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專業人員,還包括教育等非專業機構人員,不同領域專業人員從其自身專業出發分析一體化管理的利弊與實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與分歧;其二,三者對應的圖書館、情報機構以及檔案館長期處于各自為政的發展格局,其內部服務對象、工作方式等存在明顯的差異,也具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因此對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的認同感不足。
從當前關于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的研究來看,一般停留于理論階段,沒有深入研究三者發展現狀、一體化管理面臨的現實困境及構建完成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導致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缺乏理論基礎。從技術層面來看,實現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需要先進的管理技術、三者數據庫系統共聯技術、綜合化信息瀏覽,搜索,查詢,下載等服務技術、設備的維修維護技術等,由于圖書館、情報機構、檔案館內信息數據標準不統一、三者數據庫系統兼容性差、用戶接口不一致、一體化管理后數據系統擴大導致系統維護及維修工作難度增加,會使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面臨諸多的技術障礙。
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構建既需要三者的專業人才,也需要一批同時具有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學科,計算機專業等交叉性知識的綜合性人才,然而這在人才的培養和管理上都有很大問題:既要打破三個專業間的學科壁壘,又要注重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因此,這種綜合性、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是未來一體化建設的核心要素,然而當今人才匱乏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一體化的發展步伐。
以網絡為平臺,建立以國家圖書館、情報中心、檔案館為節點,以省市圖書館、情報中心、檔案館為網點,以各基層單位圖書館、情報中心、檔案館為成員,最大限度地實現圖書、情報、檔案三大系統之間的文獻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各系統以其所擁有的信息資源的組織、轉換與開發為主要任務,共建電子信息資源體系。這樣圖書、情報、檔案所包含的信息都可以融入到一個虛擬的世界之中進行一體化管理。這個共建的一體化電子信息資源體系在實現一體化管理的同時,還能實現圖書、檔案信息資源的統一檢索和利用,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服務。
為打破圖書館、情報機構及檔案館各自為政的局面,促進三者資源共享、業務共融、利益均衡,需要加強宏觀管理,從當前社會信息資源需求出發制定完善的統一化制度標準,梳理三者間的業務關系,明確三者的職責與作用,從橫向上促進三者的交叉與聯合。同時,要把握三者功能的側重點,在維持三者個性化的基礎上進行功能互補與拓展,保證三者能夠順利接入到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網絡平臺中,并在遵循一體化管理制度標準的同時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
各地政府需要積極探索實現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的路徑,加強對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理念的宣傳,從國家發展、信息機構發展兩個層面闡釋一體化管理的重要性,使圖書館、情報機構、檔案館管理人員樹立信息共享意識。同時,地方政府可以組織技術交流、業務合作、學術交流等活動,從理論與技術兩個層面為一體化管理提供支撐,并請相關機構與單位在活動中進行合作實踐,繼而提高各個機構及部門的合作能力。
為解決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中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需要樹立教育現行理念,呼吁各大高校開設與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相關的專業,培養出職業道德高尚、專業技能扎實、理念與觀念先進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管理人才,使其無論是在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還是計算機知識方面都能有所長,使其在思想上和觀念上有所改進,行動上有所進步,并能夠在認識圖書情報檔案異質性的基礎上形成多種思維,繼而在“異”中求同,
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能夠踐行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理論、降低信息資源建設成本、有助于信息機構實現現代化發展與變革。圖書情報檔案的同根性為三者一體化管理提供了條件。同時,在信息時代,大數據為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提供了基礎。此外,信息行業的快速發展為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造勢”。由此可見,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是大勢所趨,但當前其還面臨圖書情報檔案異質性、認同感不足、理論及技術尚未完善、專業人才匱乏的現實困境。為此,需要整合資源,構建一體化網絡平臺;宏觀管理,制定統一化制度標準;實踐探索,提高各部門合作能力;教學先行,完善人才的培養模式,以此提高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管理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