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茵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廣西 北海 536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擁有悠久的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底蘊,為民族文化家具設計開發提供了堅實的研究基礎。國家對少數民族實行定點企業優惠政策,民族文化家具如果能充分利用家具企業的優惠政策,那么廣西的家具企業發展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將在國內市場脫穎而出,甚至登上國際市場的舞臺。家具設計與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機結合,是現代家具設計發展的趨勢。順應時代要求,才能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為企業發展尋找新的出路。與此同時,民族文化家具研究也是環境設計專業家具課程教學改革與加強校企合作的良好契機,可以為企業輸送優秀家具設計領域的人才,并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順應時代發展,現代家具設計不僅僅要滿足家具基本的使用功能。我們需要賦予家具產品相應的精神文化內涵,體現廣西的風土人情文化特色。家具不僅僅是一種消費品,更是蘊含傳統文化,體現個人修養和個人情趣高低的物質載體。家具的設計應當緊扣民族文化特色,立足于文化差異性、地域特點,突出形式創新的同時,更要在藝術層面、文化層面、商業層面體現各自的品牌特色。成功的民族文化家具設計,是在不斷地反思現代市民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民族文化精粹,整合多方信息,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品牌風格的宜人的設計。如何培養出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適應市場的高素質家具設計專業人才就成為各界關注的重大問題。
隨著科技高速發展、新材料不斷研發,技術與藝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圓滿結合。家具企業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家具設計即要體現現代時尚元素,又要展現傳統文化精髓,要讓傳統風格元素在現代家具設計中得以完美的體現,讓新的思路轉化為實際的產品,讓廣西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具體的家具設計細節中去,把企業發展戰略和學校的教學改革完美銜接。
基于廣西民族文化的家具設計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打破了廣西現有家具設計課程的常規化教學內容,將對現有家具設計課程進行改革與創新,跟上時代步伐,力求培養出與時俱進的家具設計領域人才;課程將融入地方民族文化內容,發揮地域特色優勢;重視廣西民族文化內容的融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廣西民族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家具設計形式更是一種精神文明的體現,廣西作為我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本身就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能在家具設計中靈活運用這些獨特的民元素,不僅可以發揚廣西的民族文化,更能豐富家具設計的內涵。
家具設計產業的改革創新將促進廣西家具產業的良性發展,同時提高家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明清時代的中國家具作為我國古代家具設計鼎盛時期的代表形式,具有獨特的的設計理念,而我們現在的家具設計就是缺乏這種文化內涵的注入。我們只有正視自己的文化精髓,發揚傳統文化,才有機會重拾我國家具設計的國際認可度。通過對家具設計課程與人才培養方向調整,中國家具企業將找回民族文化自信,我們還可以利用當地資源,例如每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等活動。我們想要促進廣西家具產業的快速發展,就要以此為平臺,讓廣西民族文化家具作為亮點我們的亮點,走向世界、面向未來。
家具產品是我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它更是一種身份地位和個人涵養的直接體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擴大內需政策的提倡,以及房產制度的不斷改革,人們對家具的需求量也不短升高,家具產業的消費市場潛力日益增大,這對于現代家具企業和家具課程來說,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
廣西民族文化家具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契機,每年都會在廣西南寧舉辦大型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廣西民主家具登上國際舞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可以說廣西民族文化家具企業前景一片光明。
為廣西家具企業輸送優秀家具設計專業人才是廣西各高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家具設計人才的培養方案與方式是家具設計課程的重要內容。只有開發新形式的家具設計課程,家具設計才能與現代的社會思想觀念完美結合起來,引入廣西民族文化的家具設計課程調整將為環境設計專業家具設計課程改革帶來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