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中山市東升鎮東升初級中學,廣東 中山 528414)
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科老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把課本知識用多媒體播放出來,通過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結合目前在學習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對其進行分析,發現問題要用相應的方式進行解決。例如小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視頻,記錄在超市購買零食的各種視頻,例如小明逛超市購買了一袋兒四塊錢的薯片,一袋五塊錢的果凍和十塊錢的鴨梨。在結賬時,小明需要花費多少錢?給學生提出問題,讓自己計算。通過多媒體的播放,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于數學的應對能力[1]。這樣的做法能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加快學習的步伐,在教育中實現數學教育和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培養。
知識源于生活,數學知識更加貼近生活,但又反作用于生活,所以老師在對于學生進行數學課程教學時,要將生活中具體實例與所學的數學知識兩者結合起來,這樣更方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方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能得到實際的應用。所以老師要把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思維,對癥下藥,面對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針對個別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要耐心輔導,對所有知識結構要進行強化。在上課過程中,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互相幫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加強學習興趣,加快整個教學氛圍,提高教學的效率。
要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既豐富了教材,又保證了老師創造生活情景時的基礎素材,老師在平時備課期間要多留心一些材料,通過這些素材的整合多年的積累,將其整理出一套完善的情景素材。讓課堂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通過素材的篩選整合,選擇出現階段最適宜學生使用的材料,這樣既提高了整個學習效率,讓學生能更輕松的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完全服務于課堂。比如在講三角形的概念時,可以引用大禹治水這個歷史故事,讓學生通過故事將三角形的概念講解更加清晰,對于這個設計老師提出問題,例如在生活中大家常見的有哪些建筑物是使用了三角形這一概念,將問題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而且能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更好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學生的發散思維是從多角度來考慮的,不能按照以往的想法對其進行思考,比如針對一題多解,要善用多變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解答應用數學題時,告訴學生要獨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最后在和同學探討各種解題方法,用方程法、歸納法、列舉法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可以用多種方法表述,其實對于題目,知識點的考察思路并沒有發生變化,只是要求學生面對知識,解題答案要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進行解讀,應變能力更強,更有利于提高創新思維。
在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過程中,要不斷總結歸納,對所有的重點知識要標識出來。換句話說不管是對于思維的培養,還是對于教學理念的改變,都要依據這一基礎進行歸納總結,以此加深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印象,創造性思維的產生,不是憑空想象的,它的產生需要多年教學的經驗[2]。老師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動態,面對工作要進行階段性的總結歸納,這樣學習會更加完善,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也更加強烈,這樣對于思維建設的強度也會增加,所以面對創造性思維不斷加強,從而提升學生整合歸納數學知識的能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是正常的,這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整個探索知識的立足點,正因為存在問題,所以才有了對知識探索的欲望。所以在初中數學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多提出問題,對于已經存在的問題老師要在輔助的過程中對于提出問題給予表揚和夸獎。比如在講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比較時,用證明方式能夠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創造想象,有部分同學可能會提出疑問,是否做底邊兩條腰線上的兩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出疑問,這樣才能更好學習數學知識,所以在數學學習中要勇于提出疑問,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是非常重要的。
結語: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和學生創造性思維,在培養過程中,老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培養學生思維出發,其次就是把數學生活化,通過老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來促進學生數學能力提高。做定期的總結,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對初中數學教育和學生創造性思維,要用最快捷的方式進行培養。受到傳統教育的部分影響,導致了老師學生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綜合能力,綜合能力的提升,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于一身的新時代人才,這就阻礙了學生全面發展的進步,所以老師在對于初中生進行數學知識講述的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獨立的思考,以及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通過疑難點來探究數學知識,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