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重慶市豐都縣重慶地稅希望小學校,重慶 豐都 408227)
在教育事業不斷改革下,教育教學工作也逐漸實施個性化教育,主張尊重學生本心,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小學美術具有較強創造性與靈活性[1],在培養學生個性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獨特的作用,也是開展相關培養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F如今已有諸多教師以美術教學為媒介進行學生個性的培養工作,因此,如何小學階段美術教學中采用合理科學的方法路徑實施學生個性培養工作已成為當前諸多教師工作重點之一。
與其他學科相比,小學階段美術學科教學內容具有較強創造性,其專業知識相對靈活,對學生要求相對較少,相對而言更有助于培養學生個性。一般而言,小學階段學生所進行的第一堂美術課為繪畫基礎課,主要目的為初步鍛煉學生色彩應用與簡易繪畫能力。學生在簡筆畫創作或為不同圖形填色時,無需遵守過多繁瑣要求與規則,可按照其自身想象與意愿進行靈活創作。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化思維被有效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被充分激發,能有效落實培養工作,初步形成一定個性。
自教育改革工作不斷推進以來,我國大力提倡促進教育事業現代化發展理念。其中,培養學生個性,發揚學生優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重要工作內容。當前,各階段、各學科教師已逐漸調整自身教學模式與內容以滿足現代化教育需要[2]。小學美術主張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中,并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遵從自身意愿進行美術創作。在此情況下,學生意愿與想法被充分認可,將會在后續工作中勇于創新,實現全面發展。當學生養成自身特有個性后,現代化教育目標將實現,從而充分證明其教育教學工作被有效落實。
在以小學美術教學為媒介培養個性化工作中,合理的教具可起到重要輔助作用。以湘教版小學美術中“花花綠綠的糖紙[3]”一課為例,教師可通過設計科學教學過程充分培養學生個性。在上課之前,教師可讓學生提前收集不同類型、不同顏色的糖紙,并讓學生帶到課堂上與其他學生分享,從中選擇一張自己最喜歡的糖紙進行介紹。之后,教師發言“同學們帶來的糖紙都非常漂亮,那么我們能不能為自己或好朋友設計一張糖紙作為禮物呢?”教師可組織學生利用白紙進行裁剪,讓學生對白紙進行涂色;或是利用彩紙進行裁剪,剪出學生自己喜歡的糖紙形狀。在此情況下,學生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將被充分激發,其個人意愿被充分肯定,能達到培養學生個性的目標。
小學美術中包含諸多操作性較輕的教學內容,將此部分內容作為親子活動主題,讓家長充分參與學生個性培養工作中能進一步實現工作目標。例如,在進行湘教版小學美術“盤泥條”教學工作中,教師可在學校允許支持下開展“泥塑手工親子活動”,在取得家長認可后讓學生與家長一同參與該活動中,共同制作泥塑手工,并在最后由學生講解該作品創作靈感。通過這一活動,家長能對學生學生個性與特點有更為充分的了解,從而進一步體會學生想法,有助于學生個性發展。當學生個性被家長認可后,其后續學習與發展將會得到家長支持,學校也可通過這一途徑進一步了解學生特點,為其提供有效幫助。
與小學階段其他學科相比,美術學科實踐性相對較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相對較高,因此,可以利用美術實踐機會培養學生個性。以湘教版小學美術“教室一角”為例,在進行此課程的教學工作時,美術教師可在與班主任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帶領學生對班級內某一角落進行集體布置。例如,裝飾一個圖書角、衛生角等。教師應提前讓學生準備相關材料,例如彩紙、彩色拉花,同時學生可以選擇從家里帶一些自己喜歡的,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讀物放在圖書角中,或由學校統一按學生意愿購買。在布置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會進行充分交流,同時集思廣益,以具體實踐發揮學生個性思維,落實其個性培養工作。
通過上述內容可得出,在培養學生個性相關工作中,小學美術教學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落實相關培養工作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學校以及家長都應充分意識到這一工作重要性,以培養學生個性為前提,開展各項有益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工作。同時,充分尊重學生意愿,秉承現代化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專業幫助,從而進一步落實現代化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