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萍
(江西省南昌縣向塘實驗學校,江西 南昌 330201)
新課程改革發展以來,廣大教師都在致力于以良好的語言表達方式結合教材內容加強師生互動性,而問題情境的導入便是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的有效手段。問題情境的導入要點,在于以提問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從而引出當節課堂所要教授的數學知識。問題情境的創設,需要授課老師在學生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具有相對開放性及強烈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自由大膽地對問題答案進行猜測想象,最大限度地發散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針對問題積極展開想象,盡可能多的發現不同的答案,形成不同的解答思路,同時,教師應當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對學生的正確答案給予肯定,不同于課堂內容的答案則給予鼓勵,激活學生學習思維的同時肯定其學習積極性。
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可以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導入合理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帶著一顆主動探究的心走進數學課堂當中學習知識,從而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去理解數學知識,幫助學生獲取數學技能,以求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多媒體技術是21 世紀備受廣泛應用的一種工具,對于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而言,其所創設的直觀情境有效改變了數學教師教學抽象知識的難度,一定程度上使得數學課堂有了勃勃的生機,是科技時代的教育環境下被教師廣泛應用的一種情境教學法。直觀情境的最大優點在于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具象化的同時,為學生展示一個生動有趣的數學世界,改變學生對于枯燥數學知識的看法,減輕學生對數學難題的畏懼程度。直觀情境創設需要用到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設備把課本上的數學知識以畫面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仔細觀察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書本課堂之間,而是跳出時間空間的桎梏,通過圖片和聲音去感受到背后的數學之美,并對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符號及意象有更加敏銳的感覺,將所教授的數學知識掌握得更加牢靠。此外,直觀情境的引入,還可以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更好的數學思維。
因此,作為一名處于優質教育資源之下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入直觀情境,將學生的眼球吸引到課堂當中,以求刺激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可以在欲望的驅使作用下主動學習數學知識,從而綻放出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
數學源于現實生活是被廣大社會群眾共同認可的觀點,而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說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有一小部分教師并沒有在課堂上融入相關的生活元素,讓學生始終感覺不到數學的學習價值,從而導致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降低。數學知識貫穿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始終,生活情境的創設就是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實際相聯系,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從而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將已學的知識掌握的更牢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應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用數學來解決現實中真正遇到的難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主動應用數學的意識,做到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后又回歸生活。
因此,作為一名有著新課改教育理念為指導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懂得應用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順利實現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節時,首先,我在課件上展示了商場中一些和學習用品相關的價格標簽,旨在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認識到本節課知識的學習與現實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順利引入新課。其次,我為學生介紹了什么叫做小數,讓學生回憶了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場景和小數的知識相關,又通過“米尺”“數軸”等模型,使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情境中了解了小數的含義。再次,我以生活為背景改編的習題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了小數,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數學源于生活,服務生活的理念。
合作是適應社會生活發展的一種必備能力,也是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之下極力倡導的教學方法之一,并且在新的教育時代下取得了不菲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充分認可。俗話說得好,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應當從小培養。合作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合作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認識到自己的短板,也認識到別人的長處,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團隊合作的意識;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也會得到鍛煉,溝通交流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學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安排合理的創設合作情境,以求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在合作情境下高效理解數學知識,從而實現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目標。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在新時代的教育環境下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但如何將其價值展現在課堂實踐當中,讓學生得到進步與成長,還需要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不斷地去探索,最終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