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杰
(龍南市黃沙中心小學,江西 龍南 341700)
想要在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有目的的滲透德育教育,潛移默化的實現德育教學效果,樹立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滲透誠實守信的德育理念,養成學生誠實做人的良好品質,健全學生人格。例如,在數學加減法運算的時候,給學生一道題目,“媽媽給小紅20 元錢,讓他去買東西,小紅買蘋果花了7 元,買橘子花了5 元,買鉛筆花了3 元,剩下多少錢?”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計算題,發展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做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誠實守信,做一名誠實的好孩子,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的支出,教師應該落實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用生活化的思想、內容、方式傳授知識,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準確地滲透德育思想,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實現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學習“認識人民幣”這屆的時候,教師要開設超市購物活動,選擇一些學生充當收銀員的角色,另外一些學生充當顧客的角色,讓學生親身體驗如何使用人民幣,加強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整個過程發展學生的合作與人際交往能力。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天性,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游戲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為學生創設游戲情境,在快樂中學習,在玩樂中獲得知識,逐漸提升學生的數學技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讓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在數學游戲能夠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同時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學生的道德品質,這就要求學生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直觀、形象的情境,以視聽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獲得良好的道德素養。
傳統小學教學活動內容枯燥,方式單一,沒有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沒有辦法將德育滲透到其中。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開設多種形式的數學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熏陶。例如,在學習“打電話”的時候,可以利用猜謎語的游戲方式導入課程,例如“小小東西真奇怪,耳朵嘴巴在一塊,二人相隔千里外,用它聲音傳得快”讓學生去猜測,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扮演消防員,給學生創設“有座大樓著火了,樓里有很多居民被困住,需要急救,需要打電話才能夠獲救”的情境,讓學生掌握打電話的方法,逐漸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
費爾巴哈曾說:“理論所不能解決的那些疑難,實踐會給你解決。”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之中,還應體現在課外活動的方方面面。教師只有通過組織實踐活動,將課上與課下充分結合,在應用中才能更有效地滲透德育教育。
比如,教師可根據教材中“綜合與實踐”板塊,結合“節約用水”章節,組織節約用水活動,引導學生親自去測一測、算一算,讓學生通過充分的交流與討論,認識浪費水資源帶來的嚴重后果;結合“節約用水”的政策和措施,開展手抄報或黑板報的展演評比活動、節約用水的演講比賽、辯論賽或主題征文比賽等,加強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并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結合“綠色出行”章節,組織學生調查自己及父母每天出行使用的交通方式,填寫調查表,引導全班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看看全班家庭采用的出行方式是否夠環保,并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真正把“綠色出行”的理念落實到行動中去;結合“北京五天游”章節,組織學生設計全家出游的行程計劃,讓學生在參與調查、收集信息、設計方案等活動中,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如,教師還可根據“統計與概率”版塊,借助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等,組織學生統計家庭中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情況;調查垃圾分類處理的情況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可讓學生明白節約用電、用水,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從而增強學生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有效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階段是德育教學開展的啟蒙階段,在關鍵階段發展學生的德育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從學生實踐情況出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