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麗
(吉林省敦化市第一中學校,吉林 敦化 133700)
在新的初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老師應該指導學生以實踐體驗和互相配合的形式,來達到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目標。顯然,現在的初中英語教學與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有明顯的區別。前者側重于學生在課堂和實踐中應用英語,后者側重于教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地位是明確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體驗到英語,英語的應用,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
學生在學習時一般是在老師的督促下進行的,而老師對于這種行為是厭煩的,認為學生學習比較消極、沒有主動性。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的,而對于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更多的與學習動機、學校的文化、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有著密切的關系,父母的態度和教養方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習語言,興趣是特別重要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英語教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學科,因此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許多學生認為學好英語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樣就減少學習的主動性,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練習英語表達時,要鼓勵學生說。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發言,不要害怕犯錯誤,不要害怕被嘲笑,盡最大可能講英語。
開展課外活動,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相互尊重,相互學習,教師對學生進行認真的教育,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十分必要的。
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在新的課程中,增加一些有趣的學習活動,從而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一個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提高,激發學生豐富的心理活動。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課堂提問的積極性,在有疑的情況下會問學生;學生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讓他們在課堂上認真聽。在提問之前,老師應該事先創建一個問題,并為它做好準備;老師提問的問題應該從容易到難,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學習英語課上,老師要確定學生的主導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一個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在積極的心態中思考問題,促使他們以積極的精神狀態去思考問題,使他們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設置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恰當地設置情境,有利于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在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要多思考,大膽探索,有時也能提出問題,情景教學是一個很大的途徑。可以使課堂教學情境不是那么嚴肅,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現在大多數英語老師的教學方法還是比較傳統的,一直保持原有的教學方法,就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不關注學生是否把這些知識了解、掌握,只是一味在課堂上講。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英語課堂教學信息量比較大,學生練習語言的時間增加,這就減少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使教師的地位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由主導地位變成指導、引導地位,但不是降低老師的地位或者作用,只是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雖然老師的講課的時間少了,但是對他們組織課堂活動的能力提高了,也就是增大了他們的任務量。在課堂上組織活動使班上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多練習說,這樣的效果比傳統的學生站在講臺上講授課本知識的效果好很多。這樣,就對老師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了,老師課前備課的任務量增大,要想保證課堂的生動活潑,老師在備課時就要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把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要使學生真正掌握英語知識,就應該把重點放在教學上,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教學最主要的就是加強基本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具有良好的素質,是保證有效教學的重要渠道。教師應具備良好的素質,扎實的英語基礎,正確的發音和語調。智能設計英語課堂活動,真正掌握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室設施,更多的是鼓勵學生,用一種欣賞的態度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之間的平等關系,從而主動學習。教師將責任心、歡樂、愉快的心情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從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剝奪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的機會,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提高,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而新課改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樹立學生主體地位。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