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海爾妮薩·尼亞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拜城縣第四高級中學,新疆 拜城 842300)
教材與教師是傳統課堂的主體,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并根據高考相關要求死記硬背各知識點,使高中化學教學與生活實際脫離嚴重,導致學生難以充分認識到生活與化學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對化學學習失去興趣。教師通過生活角度開展化學教學,以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學習,將實踐和學習融合在一起,能夠讓學生發自內心地主動學習高中化學知識,提升其觀察生活的意識與能力,使學生的生活技能與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下面就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探討。
效率是教學行為的試金石,只有確保所營造的環境愉悅輕松,學生就會心無旁騖地努力學習,教學才會高效,而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學措施就是應用情境教學模式。教材中所有的知識點互相之間都是存在關聯的,并且與實際生活存在緊密聯系。化學學科最為突出的特點之一是涉及的知識面極為廣泛,且實驗現象很多,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必須要做好教材的準備工作,結合學生當前的生活經驗,深度挖掘其中所蘊含的生活化元素,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化學生活化教學情境。具體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入手:第一,借助日常生活實際構建教學情境,例如社會熱點、新聞等;第二,就所教學的課文內容,為學生講解相關的化學發展史,通過此形式調動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積極性;第三,合理應用化學實驗構建相應的情境;第四,以多媒體設備直觀、鮮明地向學生展示實驗現象。以建立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形式,幫助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所存在的化學知識,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認為化學學習極為枯燥乏味的錯誤觀點。
例如《有機化合物分類》的學習。本章節主要培養學生在平時使用頻率較高的分類方式,使得其逐漸掌握分類有機化合物的能力。實際教學時,可以采取多媒體、投影與動畫等多種措施,讓學生直觀地認識有機化合物自身的結構和分子模型,明確其實際結構情況。進行教學時,可應用此方式完成導入工作:“同學們,你們應該知道,有機化合物被簡稱為有機物,最初,其范疇局限于有生機的物質,例如蛋白質、油脂以及糖類等,這些物質都是從植物和動物體內獲得,直到1928 年,由德國科學家維勒發現通過加熱無機化合物,可以獲得尿素,可見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并非很小的范圍,因此我們下面需要對有機物的實際分類做個簡單的了解。”隨后,教師使用相關設備將預先準備好的課件播放出來。借助多媒體設備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積極性,隨后在教學總結環節繼續為學生播放維勒所做實驗的視頻,以此作為本堂課的總結。
師生在教學中體現的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交往關系,該關系需要以動態形式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展開和實現,“多項互動、動態生成”是教學內在主要邏輯形式,因此交流互動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要做好的工作,每當教師向學生講授一種新的化學情境現象,就會發現有很多學生對此持懷疑態度,對于學生的想法,教師要通過鼓勵引導其主動表達,對于學生的提問,教師應當盡可能援引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實例,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深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印象。
例如在學習《原子結構》相關知識點時,由于該章節知識點過于抽象,且存在大量的知識點要求學生記憶,導致學生對于該章節的學習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畏懼心理。本章節是結合學生過去所學習的原子結構理論知識,以能量最低和構造原理作為切入點,向學生介紹原子光譜以及核外電子的排布情況,同時還描述電子軌道與電子云相對抽象的知識結構,同時還基于原子結構知識為學生介紹了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率等。由于此類知識與初中化學之間存在巨大區別,學生對于此方面概念較為陌生,因此會在此方面存在諸多學習疑問,作為教師必須要保持足夠耐心,為學生詳細講解。比如部分學生對于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結構不甚了解,教師可以應用生活中常見的乒乓球作為例子進行講解,將乒乓球作為原子,將吸附在其外面的泡沫球作為核外電子,通過此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該知識點。
實踐作為確定真理可靠性的唯一標準,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性,還可以讓學生在化學方面的實踐應用能力顯著提升,確保扎實掌握化學知識。所以教師需要為學生預留一定的實踐應用機會,讓學生通過實踐應用,豐富自身的生活經驗,拓展延伸知識面,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如今年年初的疫情,教師可以通過此導入氯氣的消毒殺菌功能,并安排學生在課后通過上網查閱資料等形式,寫一篇關于市面上常見殺菌消毒劑的調查報告,總結歸納消毒劑的具體作用原理,讓學生真正將化學學習與實踐生活相關聯。
總之,在實際教學時,化學教師要為學生構建能夠充分調動其學習興趣的化學課堂,讓學生可以更為深入、牢固地掌握化學相關知識,深刻體會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化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