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瀘州老窖天府中學,四川 瀘州 646000)
跨文化意識指的是學生的學習英語時需要有意識的研究英語國家的文化,將其與本土文化進行對比,進而理解某個單詞或句子的用法,從而加深自己的理解,有助于記憶提取,最終達到口語輸出。
每個語言所代表的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句話在英語中的表達和在漢語中的表達不盡相同,這就是文化的差異。如果學生能夠在學習英語時,注重對文化的理解,這將有利于培養學生更好的英語思維,從而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傳統課堂中教師只是機械的帶領學生跟讀單詞,反復朗讀。而學生往往對故事性較強的情節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在講授英語時可以將文化改編成故事帶給學生,讓學生得知英語語言最根本的源頭,這樣更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英語本身就是西方國家的語言。學生學習英語時,接受的是西方思維的教育,如果教師在講授英語時,過分講解西方文化,將會導致學生忽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而跨文化意識講究的是兩種語言之間的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在講授英語時,一定要注重中西文化合并存在。
在跨文化教育中,如果教師自身能夠擁有雄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將豐富的文化知識帶到學生的學習中,而現實生活中很多教師的精力都在英語成績提高上,并沒有重視跨文化的培養,因此,教師本身的思想就存在一些很大的問題,導致學生在訓練英語語言是有很多阻礙。
將文化滲透在課堂上需要長期而努力的堅持,目前為止,我們正處在文化滲透的初期。很多教師只知道要改進教學方法,卻從未得到落實,仍有一大部分教師使用傳統的授課模式,英語課堂理論知識偏多,應用和實際解決問題的情境較少,因此學生對英語只能停留在單純的做題上,并沒有大量的英語輸出。
為了能夠給孩子帶來良好的文化知識的講解,學校可以定期安排教師參加有關的培訓,豐富教師本身的知識。另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結合自己已經有的知識和教材內蘊藏的文化,用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也就是教師應當把教材當做一個橋梁,學生通過此橋梁可以順利到達文化的對岸,進而提高英語的整體水平。比如我們經常用英語夸獎別人運氣好的時候會說:“You are a lucky dog!”說的是你是一個幸運兒的意思,而dog 在中文中是狗的意思,形容一個人幸運我們漢語不會用狗來形容等等類似的文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查閱相關資料,確保學生關于某些文化的理解是正確的。
不同國家使用不同語言,不同國家擁有不同的文化,而語言則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的象征,不通國家的語言則會代表不同的文化。教師在進行文化意識培養的時候,可以通過對比來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既能找到其中的聯系性,又能理解不同之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和認識。文化差異在語言上不僅表現在語法上,也表現在口語中。
比如英語中有句諺語“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漢語的意思是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Birds 指的是鳥,不能指人,但是在這句話中,birds 就代表了一切可以分類的人或者事物。因此,教師要抓住時機,有效進行對比,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敏感度。再比如,當我們在學習人教版高三英語選修教材中New Zealand 的這一部分的內容時。首先,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提前預習,在地圖中找到新西蘭地理位置,并且要通過查閱書籍找到新西蘭的文化特色。學生可以記錄一些相關的英語單詞,供課上與教師進行討論。比如Auckland,Stewart island 等等。在此基礎上,學生要將這些地理位置的英語詞匯在地圖中標記出來。在具體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每個小組講述一個地區的文化,并且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對比,從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比如有的學生可能了解到奧克蘭是新西蘭北部的濱海城市,因為這里帆船眾多,所以被稱為帆船之都。奧克蘭也被稱為南半球主要的交通航運樞紐之地,更是南半球最大的港口之一。奧克蘭也是新西蘭的經濟,文化,航運和旅游的中心。通過這樣的課堂設計,學生不僅了解到了Auckland 等New Zealand 的地名,更加了解的新西蘭國家歷史文化的產生背景。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交流,如果沒有交流,語言則不復存在。良好的英語水平一定是能夠正確理解語言使用環境,在不同背景能夠表達不同的意境。因此,教師在講解文化時,可以為學生在班級中添加濃郁的文化色彩,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感受文化的底蘊。
比如在介紹節日時,中國和西方國家的節日有很多不同。西方國家在每年的11 月份會慶祝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歷史上最初的一批移民收到課印第安人的幫助而獲得豐收的日子,大家通過篝火,賽跑、唱歌、吃火雞等方式來感恩印第安人的幫助。教師在講授關于感恩節的內容時可以在教室添加一些裝飾營造氛圍,然后請學生們用英語進行關于感恩節內容的交流,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強烈的異國風情,還能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總結: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再只重視學生的英語成績,而是要把一些精力放在學生的口語鍛煉和跨文化意識培養中,只有學生和教師都都重視英語中的跨文化知識,才能真這個的提升英語的核心素養,培養國際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