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齊
(江西省贛劇院,江西 南昌 330009)
戲曲表演藝術家在進行戲曲演繹創作的過程中,首先會在理解劇本中所提供人物形象的前提下,將劇中人物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特征進行對比、剖析,通過結合自身實際生活經歷賦予人物鮮活的形象,最終形成成熟的表演形式。戲曲中的丑角作為戲曲中的一門行當,將其設計成為機靈乖巧且活潑的形象,目的是為了調節劇情節奏,活躍舞臺氣氛。戲曲中的丑角根據人物類別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官丑、文丑以及武丑,具體的呈現形式包括酒保、門童、差役、管家、痞子等,意在表現社會生活中小人物的幽默、滑稽、詼諧、狡黠、善良以及心酸。
丑角作為表演藝術中的一個角色種類,通常以配角或者小角色形式出現,雖然在劇情橋段發展與銜接中,丑角并不起到主要作用,也不會作為劇情內容鋪設的主要手段,但其仍是劇本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常言道“無丑不成戲”,這也從側面表明了丑角的重要性。由于在大部分劇情中,創作者幾乎不會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圍繞丑角進行人物形象的構建,這也導致大眾對丑角形象的認識產生一定的偏差,將丑角與丑化等同起來。在大眾的刻板印象中丑角在劇中只需要搞噱頭、耍腔調、表演一些俗不可耐的劇情即可,表演者無需對人物形象進行過多的刻畫。但相反的是丑角實際上也是一門表現美的藝術形象,是一種更加難以駕馭的藝術呈現形式,表演者對丑角的理解更需要講究日常清理分寸,既不能極端地丑化形象,也不能過渡表演深沉,所塑造的人物特質含蓄且暴露
我國悠久的戲曲發展過程中,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丑角形象,為廣大丑角演員針對丑角人物形象素材的積累提供了大量寶貴的經驗:
(一)觀察生活、深刻領悟,方能創造出飽滿的人物形象。作為演員,如何在特定環境特定場合下創造出符合當下人物形象的細膩感情并付諸于實際表演是演員畢生所追求的目標。為了刻畫出劇中人物的特征,便要求演員在結合自身生活經歷的基礎上領悟人物當下心理感受,這樣才能使觀眾從社會邏輯上接受演員所創作的人物形象,從而才能對劇中所刻畫的人物感同身受,感受到人物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丑角演員由于自身角色定位的原因,所飾演的人物類型多、范圍廣,創作過程中往往需將正面人物形象滑稽化處理,刻畫出笨拙憨厚的外在表現;將反面人物正面化處理,盡量使得反面人物盡量表現出正人君子模樣。
(二)丑角演員在進行人物形象創作時,不應簡單的外在表面出人物滑稽幽默的形象,這樣所刻畫的形象層次單薄且缺乏一定的戲劇張力。丑角演員在表演喜劇滑稽人物的時候也應為角色適當添加一些嚴肅的、認真的特征,并且將角色的思想與行為方式以符合正常社會生活的邏輯形式表現出來。對于丑角而言,演員演得愈加顏色,便更容易獲得帶有反差性、哲理性的喜劇效果;演員創作的形象愈發“一絲不茍”,便會增加人物形象的戲劇張力,戲劇效果愈發濃厚,令觀眾對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回味無窮。丑角演員不應該機械式地照搬生活現象,膚淺地表現形象的丑態,況且丑角演員所創造的形象并不是真的丑,而是通過滑稽表演的形式,藝術性的揭露與嘲諷實際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真正存在的仇人與丑事。
(三)善于借鑒優秀丑角前輩的創作形式,消化與吸收前輩在丑角人物形象刻畫過程中的表演風格與藝術精髓,結合自身生活閱歷塑造出具備濃厚個人色彩的丑角形象。臨摹與觀看優秀前輩的表演,對前輩的表演風格及藝術特點進行研究歸納并總結,在形象細節特征的處理上逐漸根據自身理解添加自己的表演形式,形成特有的表演風格,在丑角演員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繼承傳統經驗并發揚創新個人風格。
(四)對丑角心理動作主線進行明確,合理應用丑角的絕活。為了演好丑角的角色,需要對戲劇本身的藝術風格和寫意風格進行解析,正確處理再現和表現之間的辯證關系。同時,需要對戲劇中丑角的動作進行分析,了解云手、趟馬、起霸、坐轎以及走邊等復雜的舞臺動作。丑角演員處理需要掌握程序化的標準動作之外,還需要有自己獨有的絕活。通過舞臺角色的展示,丑角的角色可以更具個性,各家深入人心,為舞臺增加更多的喜劇效果。丑角需要在掌握程序化的舞臺動作的同時,融入個性化的絕活,為丑角人物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個性色彩。
綜上所述,丑角演員在人物塑造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掌握丑角表演的內心動作藝術、外形動作技術,另一方面需要對丑角的心理狀態進行揣摩,從而將外在的舞臺動作更好地與丑角的心理狀態進行融合,將丑角的人物形象塑造地更加有血有肉。因此,為了將丑角的人物角色塑造好,需要丑角演員具備高超的藝術修養,需要在不斷地表演和舞臺實踐中繼承并創新,避免賣弄技巧,最終將丑角的人物刻畫地更加栩栩如生,繼而塑造出經典的丑角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