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紅
(南昌市西湖區桃花一村小學,江西 南昌 330000)
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課堂的教學當中,對傳統教育形成了沖擊的同時,也給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動力,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讓人們對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打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其可行性被長期質疑,成為了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的一個巨大困難。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要對問題進行分析,只有研其根本,才能徹底有效地突破困難。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作文教學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在信息技術廣泛被運用到小學作文教學當中時,學生往往會被豐富多彩的畫面所吸引,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信息技術的多元化上,而完全忽視了作文教育的主題本身。小學的作文基礎簡單,只需要學生完成最基本的描述敘事即可,更多需要學習的是寫作的技巧及格式方法,而信息技術背景下,尤其是小學生,自控能力較為薄弱,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沒能把握住學習內容的關鍵,而沉迷于絢麗多彩的信息技術課件上,被各種聲音、畫面所吸引,而沒能學到寫作文的基礎方法。
在傳統教育與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教育中,最主要的區別就在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性。傳統教育下,以老師的引導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通過師生的互動,眼神的交流,能夠讓學生在課堂當中有效地接收到所需學習的信息,尤其是小學生,更需要老師進行引導。一旦老師開始過分依賴信息技術媒體教學,師生雙方的關注重點就轉移到了媒體屏幕上,忽視了學習中的尤為重要的互動。小學敘事作文的素材來源正是來自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互動,正所謂學習來源于生活,這也是在作文學習課堂中所需要引導感悟。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素材的積累非常的重要。小學生不同于成年人,經過漫長的歲月磨煉,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小學生還在成長,對于自身的生活還在一點一滴的積累較少,因此信息網絡技術成為了他們積累素材和寫作學習的重要途徑。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他們除了收集一些有益的信息,有時也會收集一些不良信息,俗稱“網絡垃圾”,這些網絡垃圾不僅對于教育沒有一點好處,并且還是給尚未具備完全判斷能力的小學生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甚至沉迷網絡游戲,染上網癮,尤其是小學生還在需要耐心引導的年紀,這對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要想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性工具應用到教育事業是未來必然的趨勢,也是未來國家教育發展必要的手段,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一定是必備的技能。在小學生作文基礎教育當中,如何引導小學生正確地運用信息技術學習,尤為必要。
信息技術在基礎教育中,不能長期的依賴并發展成主要的教學模式,應當作為輔助性的教學工具,加以利用。在小學生作文教學當中,更多的要以實踐互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堅持以手寫的方式來寫作文。文字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但在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很多文字性工作都被電腦打字替代,導致現在很多人出現了“提筆忘字”的現象。小學生,是國家教育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不能形成此類習慣,文字是很好的愛國教育途徑。因此要堅持信息技術輔助性為原則。
如上文所述,小學生還在成長階段,處于懵懂的時期,在這時是最需要老師去引導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許多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良影響。就小學生作文的教學而言,正確地使用信息網絡技術尤為重要。大部分小學生缺乏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有時為了盡快完成學習任務而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抄襲其他人寫的作文,這必定達不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老師必須要給出學生正確的指導。指引學生如何正確地使用信息網絡繼續進行有效的學習,并且耐心教導,同時利用多元化的信息網絡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是把雙刃劍,有弊也有利。誠然,其有著“舍本逐末”的風險,但也不得不承認其對小學生有著不可忽略的強大吸引力。信息技術的多元化,結合圖形、音頻等內容,能夠更加直觀地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若是能夠很好地應用與寫作當中,學生能夠通過這些感受到的東西,寫下形象生動的篇章。但這必然是要以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為前提,不能夠是為了感受了而感受,只有正確地利用好這柄利劍,才能發揮好信息技術的作用。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生作文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艱巨的任務。我一直相信,中國的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正確辨別好信息技術的優劣,明晰這把雙刃劍的利弊,就能用好這把利劍。在未來的教育當中,當信息技術背景教育成為趨勢,老師們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信息技術最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