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苑
(陜西省漢中市科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陜西 漢中 723200)
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中職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顯得尤為重要。中職院校和美術教師應加強中職美術教學的審美教育。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了解藝術作品的真實魅力,學會從藝術作品中欣賞、發現和體驗美,并進一步內化,從而實現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諧之美,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核心心理素質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些中職美術專業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有些學生進入中等職業院校是因為學生還年輕。他們的父母希望他們學習一種技能,以便將來就業。然而,這些學生不太喜歡藝術。另外,他們以前很少接觸藝術。他們對藝術知識和技能知之甚少,不懂得如何正確地欣賞藝術作品,并不斷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導致這些中職美術生的藝術基礎相對較差。這使得這些學生不懂得從具體生活中尋找美的事物,缺乏審美體驗,因此他們不喜歡美術學科,學習積極性不高。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有些學生只是在畫紙上亂涂亂畫。他們不認真練習老師教的藝術要領和技巧。他們不太了解審美方法。他們沒有意識到學習美術的重要性和審美能力對其全面發展的積極作用,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許多困難,嚴重影響了中職美術教學水平的提高。
老師是學生的向導。教師的言行、教師的思維對學生的行為和思維都會產生重大影響,這就要求我們樹立學生的榜樣,從思想意識上加強自我學習,轉變教學觀念,探索研究先進的藝術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美術,學習欣賞和審美欣賞。然而,很多時候在教學中未能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不能從培養人才的角度關注中等職業美術教育教學,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無法“面對”藝術課程,導致中等職業學校的藝術教學水平無法有效提高。
意識可以促使人們行動,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行為。學生的審美意識是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出來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的熏陶和監督培養。因此,美術教師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審美觀,加強學習和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素質,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作用,引導學生正確審丑,在創作和構思中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在作品欣賞中,激發創作靈感,陶冶情操。那么,學生怎樣才能學好藝術呢?學生要轉變學習態度,在課堂上積極與教師互動,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堅持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自主學習,培養自己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他們要深入學習和體驗名家的作品和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在感受美的過程中尋找美術的創作靈感,增強美感認識,學習名家的創作技巧和創作精神,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和專業素質。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但仍有部分學生自覺性、自律性較差。在美術課上,他們經常“住曹穎,心在漢”,讀小說,玩手機,有的甚至幻想,根本不聽講課。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關注講座,實現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我們應該結合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緊緊圍繞審美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美術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充滿生機。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形式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法,給課堂增添了濃厚的興趣和活力,給學生帶來了獨特的學習體驗,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與學生一起分析欣賞優秀作品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它可以更好地提高我們的鑒賞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鼓勵學生融入其中,體驗美術作品的震撼之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職業素質。
合理、積極的評價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參與到評價活動的過程中,更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發現和體驗美的能力。中等職業院校是學生發展和超越自我的重要平臺。在美術課程中,要幫助學生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樹立自信,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能力。每個人對美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創作了各種各樣的美的作品,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學生的感受,對學生作品的評價要科學合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介紹和自我評價自己的作品,談談自己對藝術的感受和想法,然后讓其他學生一起評價,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既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了解學生對美的理解和思考,又能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審美觀念分析其他學生的作品,引導他們不斷增強審美意識和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教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評價優秀作品。例如,學生應該熟悉這項工作。我們可以結合影音對作品做一個概括性的介紹,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審美角度來談談自己對作品的感受。我們也可以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如“作者如何巧妙構思布局”、“畫卷采用了什么技法”、“畫卷有什么獨特之處”等,激發學生的觀察和思考,不斷激活思維,培養審美能力。評價過程是一個提高審美能力的過程,它能讓學生感受到作品的內涵,激活他們創造美的思維和動機。
總之,在中職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對美的理解,激活學生的審美創造性思維。因此,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基礎理論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營造和諧、濃厚的教學和審美氛圍,組織學生融入現實生活,發現美,領悟美以積極的態度,引導學生創造美,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