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本鋒
(山東省新泰市濱湖小學,山東 新泰 271200)
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對于教育領域來說,互聯網技術不但能夠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及管理工作,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形式,讓教師的教學渠道及空間得到了極大的延伸。因此,小學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緊跟網絡時代的步伐,將互聯網技術與德育教育進行深度融合,組織相關的道德教育活動,不斷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以此促進推動德育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學生的健康發展。
德育教育在小學階段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說到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或如何提升他們的社會能力筆者認為都為時過早。小學時期德育教育主要培養學生擁有勇敢坦誠、城市守信的態度、嚴于律己的作風、吃苦耐勞和甘于奉獻的精神品格。小學德育教育需要結合學生基本的日常行為規范和行為守則,矯正自身不足之處,發揮自己長處,培養學生謙卑的秉性,能夠促進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生的起點較以往提高了很多,從小就接觸電子產品手機、ipad、電腦等設備,他們接收能力非常強,運用起來游刃有余。小學生缺乏自覺性,往往玩起電子設備沒有時間觀念,而且他們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網絡環境中存在很多低質量的教學信息,如果讓學生通過網絡自學是不可取的,但由教師完全監督學習也不是采用網絡技術教學的初衷。所以,在實際德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一定要起到引導性作用,可以結合小學生喜愛上網的特點作為德育教育工作的切入點,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錄制或下載一些優質的德育教學圖片或視頻,將網絡實例作為導入教學的教材,讓學生正確理解網絡信息。
小學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專門的德育教育網站,分享一些與德育相關的圖片、音樂等教學資源。此外,教師更應該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學能夠給學生帶來顯著的提升,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教學途徑。比如,教師可以創立一些德育教育的微信公眾號、學習網站、虛擬現實技術等等,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行動力,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德育真諦。
在網絡環境下,多次強調教師的作用,其中有很大的原因關于小學生經驗不足,自我管控能力差,缺乏辨別能力和判斷能力。小學生初次步入校園生活,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對社會問題認知不夠,沒有扎實的文化基礎。學生面對網絡上錯綜復雜的信息時,分不清是非對錯,認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小學生好奇心強,在網上會有很多的不良信息,很容易被網上的信息所迷惑,這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十分不利,甚至會給他們造成一輩子的心理陰影。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們普及網絡知識,告誡他們網絡中的利害關系,保護自己避免受到不良侵害,更不去做侵害他人違法亂紀的事情。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搜集或制作相應的教育視頻,讓學生對視頻中的現象進行雙面和客觀的分析,以此來教授他們正確的處事態度和為人原則,從而促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充分有效地提升。
為了能夠有效實施網絡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教育下并行,家校共育是把雙刃劍,為小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保駕護航。學校開展多樣化的家校合作是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學校可以不定期舉辦家校共育的教育活動。比如可以成立家委會,安排合理的時間進行定期家訪,在學校設置校長信箱等多種途徑,有效提升家校共育的合作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技術使用QQ、微信、微博等即時通訊軟件,隨時隨地和學生、家長進行思想上的相互交流和情感上的培養。學校可以根據自身實力來開發自己的校訊通,讓互聯網技術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除此之外,德育教師還可發揮互聯網的交互優勢,與家長一同建立德育QQ 群或微信群,定期與家長展開德育話題互動,及時獲知學生的公開課學習效果和家中的實際行為,進而與家長一同探討出一條實效化的德育路線,從而推動德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總之,在新的網絡發展形勢之下,教師需要有效地發揮網絡的作用,懂得趨利避害,使網絡的輔助性功能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發揮好的作用,實現小學德育教育模式的創新,最終推動學生更好地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