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禮
(重慶市璧山中學校,重慶 402760)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立足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信息化的手段,優化傳統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微課是教育信息化的產物,具有高度聚焦、便于共享的特點,迎合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同時,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應用,還可以豐富教學資源,促進教學改革的發展。英語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教學改革的實施,同樣需要教師靈活應用微課。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進,教師對于英語教學的模式和內容也加深探究。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利用互聯網等設備,實現微課程教學,在微課中通過微視頻等作為主要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微課可以實現系統化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單一課堂,豐富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微課的重點在“微”上,就是將傳統的英語教學課程進行濃縮,將教學時間縮短,對教學內容進行壓縮,在短時間內對知識點進行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避免學生對英語課堂感到枯燥。在我國初中英語課中應用的微課,主要有四方面的特點。首先,微課的課程時間較短,課程時間一般在10 分鐘之內,將時間進行壓縮。其次,微課中的教學內容較少,微課中一般只包含一個知識點,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一個知識點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通過舉例說明以及練習對知識點進行掌握。再次,微課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的特點等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因此微課教學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戰略。最后,因為微課的教學時間短,并且內容量較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課堂狀況對教學的步驟進行調整,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微課內容及時調整,非常靈活多變。
新課標改革逐漸深入,新課標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教學模式的改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轉變傳統的方法,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教師作為課堂中的主導者,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和機械,主要對課本中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知識面不夠廣泛。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英語是一種工具,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自己進行練習,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限制了對英語主動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學生的口語以及聽力的培養不夠完善。初中英語教學通常是學生對英語中的單詞、語法、文章等進行死記硬背,不僅降低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脫離英語語境的學習,難以對英語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學習比較死板,容易形成啞巴英語。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教學模式單一,不具有多樣性,教師沒有注重口語以及聽力方面的練習,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英語學習不夠靈活。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對于新課程一般不會期待,并且伴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如果在新課程開始學習時沒有對課程內容理解,在以后的學習中難度會增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降低。因此在新課程開展之時,需要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參與,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加深學生對于新課程的理解。因此對于新課程的教學教師引入了微課的教學模式,通過微課將知識點進行提煉,以課堂中的重點知識點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教師在微課開展之前對學生進行提問,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帶著問題進行新課程的學習,可以提升學習興趣。
復習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復習課堂上的知識點,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提高學習質量,因此在復習過程中采用微課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微課教學因為教學方法比較靈活多樣,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因此學生在利用微課學習時更加便捷。
英語教學中對于課程的重難點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模式,加深學生的理解。微課教學對重難點進行梳理,可以避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盲目學習,降低學習效率。微課的教學時間短,并且內容清晰簡練,可以突出重點和難點,學生著重對重難點的學習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便于以后在學習中的靈活應用。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要利用微課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主動性、趣味性和課堂活力,促使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和臨界生的輔導與教育。從考試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創新的趨勢來看,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實施手段、教學評價與反饋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微課便是一種可選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講,微課教學的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初中學生的英語綜合發展水平,拓展初中英語教學的新空間。總之,只要每一位初中老師對微課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就一定能夠把微課這個教學手段應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