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貴州省思南縣香壩初級中學,貴州 銅仁 5651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初中階段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提倡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美術學科作為初中階段促進學生美育的基礎性學科,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在情感上給予學生正確的培養。通過情感的滲透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獨特的藝術審美情趣。
情感教育的核心是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掌握學生的情感和學習狀態,確保學生始終處在最佳的學習狀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將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統一在一起,通過美術教育滲透情感教育,能夠讓學生對美術學習抱有更強的信心和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豐富學生的美術視野,以此培養學生獨特的藝術審美水平,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初中階段的美術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能促使教師在教學中將情感認知和教育結合在一起,在課堂上根據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并以此為基礎,做好學生在道德方面的教育,以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念,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得到進一步發展,其情感體驗也在逐漸豐富中,在此階段學生接受具有積極意義的情感教育,會對學生的將來產生積極的影響,這也為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打下堅實的基礎。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學生,以美術課為根據地,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學生面臨生活困難的時候,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使學生在將來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才。
初中美術教材選材豐富,蘊含著形式多樣的情感教育素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切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活動并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力爭使班級內的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美術課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制定明確而具體的培養目標和學習目標。結合教學的重難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美術課上講解有關勤奮勞動的素材時,應用情感教育,通過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感受到勞動的光榮,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勤奮勞動的正確價值觀。利用美術的學科特性,讓學生在感受美術的同時在生活實踐中自發關注勞動者,并在此過程中更好地發現生活中關于勞動的美,進而促成自身的體驗。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美術課堂上,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例如初中美術教材中有一幅現代的繪畫作品《鋼鐵汗水》,這幅作品生動形象地刻畫了鋼鐵工人的生活實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從情感上認識到鋼鐵工人所產生的勞動價值,在指導學生欣賞這幅畫作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為學生展示鋼鐵工人的勞動過程,讓學生具體感受到鋼鐵工人的工作辛苦以及鋼鐵工人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感下欣賞畫作,能讓學生擁有更加豐富的體驗。
創作是學生將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運用的過程,在學生創作美術的階段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首先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和過硬的業務水平,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相應策略指導學生進行一次成功的創作,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繪畫的過程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創作環境,讓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通過繪畫完成情感的表達,這樣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認知能力。
初中美術教學離不開實踐活動,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應當通過有效的引導,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愿意主動參加到實踐活動中來,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祖國即將迎來70 周年生日的時候,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建國大業》,讓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感受到國家的強盛,并以此為主題,進行了實踐活動“我為祖國慶生日”。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美術知識制作祖國成立70 周年的賀卡,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送出祝福,通過這樣的教育,不僅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將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能以此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使美術學科發揮出育人價值,通過這樣一堂課,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程中,既學習了美術知識,又促進了情感的發展。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契合了全面發展的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具有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使用豐富的教學技術為學生創設情境,在實踐活動中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