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鵬程
(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為我國的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新形勢下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與機遇,雖然大部分企業都能夠很好地處理危機,但是企業內部依舊存在一些難度系數較高的問題,例如,如何高效地開展政工工作,使其與企業的管理工作共同發展。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到目前為止有了明顯的提升,大部分企業都能夠不斷地創新與探索更加高效新穎的手段,但是現階段企業政工工作的開展還是不夠完善,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持續地改善與嘗試。
企業文化內涵指的便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中逐步形成的信念、價值觀念以及行為規范,對于企業來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重要價值系統,能夠在企業經營發展中將企業文化很好地體現出來。從廣義來講,企業文化指的是企業階段性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取得的精神財富及物資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講,企業文化本身便是和社會意識形態適應的一種制度和結構。在企業長遠的發展中,企業文化能夠將企業的意志和精神面貌很好地體現出來。企業文化所體現出的也是內部整合和外部適應,若是企業文化比較合適,不但能夠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還能夠幫助企業進行問題的解決。我國企業文化起步比較晚,最近十年企業文化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對于企業來說,企業文化本身便屬于企業上層建筑,能夠將企業的靈魂體現出來,也是管理企業管理員工的一種重要方式,幫助員工更好地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從而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
探索優化工作機制。為進一步鞏固和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健全問題查改長效機制,課題組在系統總結互聯網化大討論經驗基礎上,組織多輪研討,診斷問題,探索優化工作機制,重點解決關聯流程整合、全量工單監管、重點工單解決成效提升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平臺運營效率和影響力,打造成為人民信賴的黨組常態化了解員工和客戶聲音的直通車。
融合的原則。(1)嚴格執行融合方針。要求政工干部率先明確融合方針,不斷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將其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企業應當把握正確的時機,堅定政治立場與發展方向,堅持“以人為本”為精神指導,確保企業文化的形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2)遵循融合的指導原則。要堅持科學發展為第一指導原則,保持政工工作的先進性,將促進二者協調統一發展為第一要義,將解放企業生產力與提高經濟效益為首要前提,不斷強化企業文化與政工工作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此外,還要嚴格遵循二者融合的具體要求與實際工作方法,立足于群眾,實現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的共同發展與進步。
堅持以人為本,進行和諧企業文化建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便必須和國際接軌,企業不但需要面對國內企業的競爭,還必須面對國外企業的競爭。這種情況下,企業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將文化的作用發揮出來更加重要。企業文化構建的時候,做到以人為本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以往企業發展的時候,采取的管理方式往往是自上而下,等級森嚴的方式,這種管理模式的存在不但給信息更好的溝通造成了限制,員工也很難對企業產生歸屬感。堅持以人為本,能夠將員工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領導者不再簡單地發號施令,而是可以給員工一個好的溝通平臺,員工也更好地參與到企業決策中來。這樣能夠讓員工更加積極主動的工作,增加員工歸屬感,企業文化建設也能夠更有效,文化的作用也能夠得到更好地發揮。
完善健全的工作機制。政工工作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企業若想確保經營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就必須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去支撐相關工作的開展。相關人員在制定工作機制時不能脫離實際,太過理想化,要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和生產狀況,為使每一項工作的質量都有一定的保障,還需要將每一項工作的準則進一步細化,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質量的目的。例如,黨費收繳相關工作。
綜上所述,在我國政治經濟與文化相融合的時代背景下,要將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的政治工作相互融合,建立起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輔助的文化建設與管理體系。要合理利用企業自身的文化內涵,并以企業文化為載體,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進行。通過對自身企業價值的應用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斷完善企業文化,并從中找到最合適發展的道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發展和完善,對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二者利用雙方獨特優勢進行充分融合,有利于推動企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