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香
(鹽池縣第一小學,寧夏 鹽池 751500)
互聯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充分應用,能夠讓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并能夠更好地滿足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所以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同時,積極融入現代信息技術,合理轉變傳統教學模式,顯著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將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轉變得更為直觀,更好地順應學生學習需求,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互聯網技術涵蓋圖像、音頻、視頻、文本等多方面功能,具有趣味、生動和形象的特點。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是抽象思維及邏輯思維的起始發展階段,對于小數、平面圖形等較難理解的數學知識,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處理后,使得其更為直觀化與立體化,幫助小學生準確掌握抽象概念。例如在學習平移、旋轉及軸對稱等相關知識點時,可以將窗戶、風車、汽車運動過程動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尋找出其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是平移、哪些涉及旋轉等,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平移、軸對稱及旋轉等方面知識。再以計算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為例,教師先為學生準備若干個單位尺寸的正方體,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嘗試將其組合成不同尺寸的長方體,然后再借助多媒體設備,動態地展示學生們所擺放出來的各類長方體,并量化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單位長度,通過此逐漸導出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信息化時代下,互聯網技術的充分應用,使得小學生獲得了海量的數學情境教學資源。教師在日常教學時,可以應用提問等形式開展情境創設,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其主動分析與解決問題,有效拓展自身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對于教師所設置的部分問題,學生很可能會因為自身生活閱歷及認知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難以在腦海中快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框架體系,如此對于數學學習效果的提升無法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而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將此方面問題快速解決,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圖形組合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幻燈片,將課本上晦澀、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處理,幫助學生逐漸正確理解“組合”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提問:“同學們,在觀看完幻燈片中的圖片后,你們有沒有發現其中存在的特殊的地方?”小學生們在認真觀察之后,會回答:“圖片都是長方形構成的?!贝藭r,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調整顏色,為每一個長方形配上不同的顏色,對學生的視覺形成強烈沖擊,使得學生可以更加客觀、深入地理解圖形的組合相關含義,以所構建的教學情境更好地掌握本堂課教學知識,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化,教師逐漸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足夠的尊重,并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的自身主導性得以充分發揮,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應用電子白板等多媒體設備將本堂課所需要學習的內容及具體的教學任務展示出來,使得學生的預習工作更具目的性。在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環節,教師需要為學生合理設置相應的自主探究題目,并對學生提出要求,確保其能夠嚴格遵循相關提示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如此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確定學習目標的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如學習圓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在為學生簡單講解圓相關特點之后,使用電子白板等幫助學生認識各種形狀的圓,學生在對圓的知識點及特點有所了解后,自主學習會更有目的性、有效性和針對性,從而更好地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不同教師在使用互聯網+方面存在不同的處理措施,但幾乎所有教師都存在共識——認為互聯網+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ヂ摼W+被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讓傳統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得到解決,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自身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調動。例如在學習人民幣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構建虛擬的賣場購物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嘗試使用手中有限的錢,在賣場中盡可能購買更多物品,并在最后對比誰購買的物品更多,例如學生A 買了10 本1 元一本的本子,學生B 買了5 本2 元一本的本子,學生C 買了8 塊1.5 元一塊的橡皮等,通過此形式可以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參與性得到顯著提升,并逐漸對數學學習產生強烈興趣。再比如學習時間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以“龜兔賽跑”等動畫片作為課堂導入內容,讓學生們注意觀察烏龜和兔子到達終點時的時間,然后讓學生們對比烏龜和兔子到底誰是冠軍,隨后再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多個小動物,每個小動物頭頂標注有對應的時間,讓學生們嘗試讀出相應的時間,并判斷哪個動物時間最長,哪個動物時間最短,通過此形式幫助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所在,從而在數學學習中更具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