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才金
(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新媒體是指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新媒體(New media)概念是1967 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媒體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精英媒體、大眾媒體和個人媒體,這三個階段分別代表著傳播發展的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逐漸成為主流,預示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
網絡信息的發展,便利了人們的工作,生活。輔導員班級管理也同樣如此,作為班級管理責任第一人,輔導員肩負著處理學生的日常事務,因為互聯網絡的發展,輔導員可以改變傳統人工或者筆記的方式記錄學生具體情況。輔導員可以通過網絡,及時發送上傳下達的消息和任務;可以及時存儲學生檔案信息,備份管理,方便攜帶。另一方面,輔導員可以通過學生的自媒體,如博客,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指導學生,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促進師生感情。
智能手機的到來,弱化了傳統的紙筆作答的方式,教師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比如APP 等應用軟件,發布教學資源和考試題目。同樣的,輔導員也可以將學生管理與新媒體聯系起來,依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如開展網上云招聘,通過小視頻的方式開展合唱、文藝演出等團學活動,輔導員可以在辦公室對所上交的音視頻資料,進行線上評比。其次,輔導員也可以通過釘釘打卡的方式,及時獲取學生所在地理位置,加強學生人身安全的監管,對于突發情況可以早發現、早干預、早解決,盡可能地保證學生的安全穩定工作。
根據2020 年4 月28 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5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20 年3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9.04 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網上的信息星羅密布,質量參差不齊,由于學生法治意識不夠健全,自制力不夠好,容易形成不成熟的想法和價值觀,比如金錢觀、消費觀等。自媒體的高速發展,便利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但是這種未加監管得當的自媒體,容易滋生網絡暴力、網絡貸、網絡不正言論等,影響大學生心理發展,價值觀的形成和財產損失。
新媒體既給學生管理帶來便利,也帶來挑戰,如何利用好新媒體這把雙刃劍,對高校輔導員優化學生管理方法,提升學生管理和學生服務水平和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知心朋友和健康發展的引路人,面對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輔導員自身也應加強學習,提升網絡信息素養,如辦公軟件、修圖、PS 技術、MP3 和視頻的制作,編輯,既能夠提升辦公軟件處理效率,提高學生管理的信息化運用能力,同時,當學生面臨網絡上的相關困難和不解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例如,班上同學沉迷網絡游戲,輔導員如何就網絡成癮對學生開展談心談話教育,這里面需要輔導員具有相關的知識,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減少交流溝通的阻力,促進談心談話教育的順利進行。
2019年9月16日至22日,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主題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綠色和諧的網絡環境,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營造。以此為切入點,搭建綠色新媒體平臺,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個性、愛好需求,對微博、微信和QQ 進行深入挖掘,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網絡動態,對學生網上言論在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加以科學合理地引導,將自媒體平臺往傳播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方向引導,致力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全綠色的網絡環境。
大學生在接受良莠不齊的網絡資訊的時候,為了防止不健康和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侵蝕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高校輔導員應當利用職業的特性,加強網絡信息素養的同時,對學生在網絡上的言論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針對比較容易受網絡借貸、網絡不良言論、網絡暴力影響的大學生,及時加強網絡安全監管,增強大學生面對不良信息和誘惑的抵制能力。
綜上所述,科學、合理地挖掘新媒體工具,能夠減輕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同時,也能夠在新媒體發展的基礎上,創新學生管理機制,更好服務于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人才資源,輸入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