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冰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0)
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屬于電子類專業課程,此課程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實踐性要求較高,課程知識面很廣,傳統教學模式是采用課堂傳授書本知識,再在實驗課程中逐個驗證理論知識,這種單一死板的授課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創新能力的開發,引入MOOC 教學模式,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深化了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深層理解專業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MOOC 是一種教育服務形式,利用大規模在線網絡課程資源服務平臺,實現教師和學生高度互動,實時跟蹤學生學習,實現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打破傳統教育的教學模式[1]。在MOOC 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作業、實踐和考核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現。
目前數字電子技術課程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以講述為主,很少有引導性教學,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沒有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無法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使得教學質量低下。
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實驗分為基礎性與綜合性的實驗,數目較多,但由于課時少及缺少實驗條件,導致很多實驗課程只能通過講授理論完成。因為缺少實踐鍛煉的機會,無法通過實驗掌握創造性知識與技能,所以學生能力僅止步于理論遐想,起點較低,很難適應技術發展需要。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目前高校有一定的基礎實驗,缺少綜合性實驗體系,導致學生缺少綜合鍛煉,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也降低,妨礙了創新能力的提升。
傳統的數字電子技術教學方式是利用粉筆、圖形、模型等工具來授課,面對面傳授知識與講解分析[2],隨科技進步,開始在教學中利用計算機技術靈活教學,但是許多教師不能在教學實踐中結合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只是將計算機技術作為授課的工具,課件的裝飾品,把授課內容利用計算機枯燥地整理出來,來減輕授課的壓力,并沒有發揮出這種現代化技術的真正作用,反而使其成為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阻礙,因此很難提高數字電子技術教學的水平。
在自主學習階段,根據課程標準及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編寫學案、制作課件和錄制微課方便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學案應簡潔、實用和高效,具體由學習難點、學習重點、學習目標、學習任務表、知識地圖、學習績效評價表等構成;課件應動靜結合,圖文搭配,色彩美觀,從視覺上應使學習者受到吸引,通過動畫的形式講清楚基礎概念,節省數學推導及抽象想象的時間;微課錄制時間不超過20 分鐘,應專門強調教學重難點,從導入課程、目標展示、過程設計到結束語,是一個講解完整知識點的過程。學生可以根據錄制的微課進行自學,利用學案來預習和測試,從而將舊知識點過渡為新知識點。
在展示交流階段,不再重復介紹知識點,而是由學生自行解決例題,通過課前進行的小組討論,學生在課堂上會自發對例題進行講解分析,這一方法可以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課程結束時,教師進行簡單總結,并引入下次課程的知識點,布置任務。
在檢測反思階段,課后總結和課后答疑能使我們及時知道課堂教學設置問題合理與否,教學視頻是否具有吸引力,學生能否理解視頻內容,課堂組織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反復琢磨,改進課前和課中的教學方式。
我們在進行課堂授課的同時,還在中國大學MOOC 網絡平臺進行開課,要求同學以課堂講授為主,網絡教學為輔的進行這門課程學習。利用網絡授課學生可以很好地進行課程的預習,對課堂要講解的知識點基本能掌握。在課堂上老師講解重點和難點的知識,同時在課堂上進行基于MOOC 軟件的隨堂測驗。課后學生需要完成MOOC 上的作業和單元測驗環節。
教學改革應重視實驗,將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新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先進技術與實驗教學相融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從而實現了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為學生開啟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實驗教學還能跟信息技術相融合,運用多媒體使實驗教學方法得到完善,運用仿真技術來研發實驗的輔助平臺,重視運用先進技術,鼓勵理論和實踐相融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拓寬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
MOOC 模式下的教學改革,改變了數字電子技術傳統的教育方式。這種模式的教學方式比較靈活多變,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了教育教學的發展。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們體會到MOOC 模式下的教學魅力,學生自主利用網絡資源與線下學習展開自助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