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愛鳳
(山東省廣饒縣大碼頭鎮西劉橋初級中學,山東 廣饒 257342)
前言: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應該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的實驗能力的培育。而且在核心素養的引導下,不再單單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越來越重視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只有學生能夠自己領悟到實驗的原理,才能夠真正理解物理知識的內涵。
在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多數學校對于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不夠,并且對于初中階段的中學生來說,他們也是剛接觸到物理這一學科,在對這一學科進行理解時,多少有著一定的障礙教。教師在課堂上的演示實驗能夠打開“實驗大門”,一些實驗的難度較大甚至還存在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學生操作不當就極有可能造成實驗事故的發生,因此對這類危險指數大,操作較困難的實驗,教師可以采取課堂演示的方法進行,也能夠讓學生觀察到實驗的具體現象,進行具體的實驗分析,提升學生物理素養。
比如在“汽化吸熱”知識點的學習中,雖然通過課內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汽化吸熱這一特點,但是并不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種現象,教師就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來向學生展示這一物理變化的過程。將酒精和水進行一定比例的混合,隨后將布條放入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之后撈出來布條,將液體擰干,點燃布條,卻發現布條并未著火,這就是汽化吸熱現象的具體表現,學生理解起來也就更加簡單了。
學生在獨立完成實驗的時候,其實會耗費比較多的時間,這導致一堂實驗課可能只能完成一個實驗,教材中的實驗可能無法全部完成,影響學生的知識消化,而小組合作的形式可以提升物理實驗的完成速度,并且組內完成實驗時可以進行分工,每個人負責不同的實驗部分,同時進行以節省實驗時間,每個人在合理的工作量之下記錄的數據和觀察到的現象也會更加的準確清晰,同時在物理實驗中其實也存在一些物理實驗必須及進行多人的觀察,一個人的觀察可能需要重復實驗,影響實驗效率。
例如,在《機械運動》中的《測量平均速度》,就是一個在初中階段相對比較復雜的實驗,一個人進行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工作量,本次實驗的內容重點在于觀察物體的運動并且進行多次實驗以計算其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器材包括停表、帶刻度的木板(或軌道小車)、小車、彈簧片、木塊、刻度尺等,在進行實驗時,可以根據實驗內容將其分為調節實驗器材的同學,觀察現象的同學,負責記錄的同學以及負責數據計算的同學,負責實驗總結的同學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度實驗需要反復多次進行,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可以更換分工,以熟悉每一個部分的內容以及注意事項,避免一個學生重復擔任同一分工。教師對于結果進行觀察,對于結果出錯的組進行矯正,判斷是哪個環節的失誤,這個環節也可以交給學生自己組內進行討論,發現自己的錯誤并且及時的修正。
初中開設物理學科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全能型人才,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多學科同時學習的關鍵在于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培養領域核心素養。近些年來,數字化實驗受到了廣泛親睞,是最直觀的實驗教學模式,也是能夠測試學生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體,通過數字實驗,培養出學生的探索欲望,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提升學生內在素養。
例如,初中課程中的《能源的可持續發展》這單元課程,進行“太陽能的轉變”方面的實驗,帶學生進行一堂別開生趣的室外課程,準備太陽能接收設備,放在室外接收太陽能,然后將設備接入到數字化實驗設備中,在給數字化設備商加上電阻,電阻上放上一個可灼燒的容器,容器中呈上少量的水,學生會發現,經過一段時間后,水會變熱,最終沸騰,產生蒸汽。通過數字化實驗設備展示太陽能的轉化過程,從太陽能的展現將會在數據設備上已基礎數據和變化曲線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能量接受,到設備中數據的轉化。學生可以直觀觀察到能量的積累到轉化的過程,完成基礎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物理核心素養。
結束語:總之,在對初中學生進行物理核心素養的融入時,必須要結合學校的整體發展情況,還要綜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教師的課堂演示以及學生的自我探究實驗,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孩子們快樂學習,感受到學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