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立偉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二十三中學,山東 東營 257091)
眾所周知,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很多初中生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合作自主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符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能夠讓初中生在合作學習中交流思想,在自主學習中發現新的問題,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等來開展合作自主學習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文言文,體會文言文的魅力,感受其精髓[1]。
文言文和一般的語文知識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于文言文晦澀、難懂。作為剛接觸文言文的初中而言,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甚至對文言文的學習產生反感心理。為了有效改善這一點,教師必須要正視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熱情。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單一的講解,學生只能被動聽取教師的講解,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開發學生的思維,導致很多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感到恐懼害怕等。這種文言文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有效掌握文言文的內涵和主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質量。
固然,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但由于初中生剛開始接觸文言文,缺乏文言文詞匯,對文言文的認知極其匱乏[2]。長期在這種文言文學習環境下,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和探究能力就會受到很大的局限,不利于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眾所周知,文言文是我國優秀文化的載體,文言文閱讀是文言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激趣教學,讓學生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合作自主學習,促使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中增加預感,提高文言文的認知能力。
例如,以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的《桃花源記》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整體感知這篇文言文的大意。為了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探究興趣,教師可以給學生設問,讓學生帶著問題初步閱讀課文:“漁人怎么發現桃花林的?”“漁人在桃林盡頭看見了什么?”“在桃花源的時候,漁人和誰進行了哪些交談?”當學生整體感知文言文之后,教師再開展合作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對以上提問的問題進行有效的交流,在互動中思維碰撞。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有興趣的掌握文言文,對詞匯進行翻譯、意譯等,高效掌握初中語文文言文的知識,對提高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在開展合作自主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主體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3]。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提問方式,善于根據學生的思維來設計有效性的提問,讓學生勇敢提出質疑,通過不斷地思考和解答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敏感度。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對文言文提出問題,因為學生的提問能夠很好反映出學生對文言文的掌握程度,讓學生經過思考和質疑來感知文言文。通過學生的合作質疑和自主思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拓展和重構文言文知識,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在現代化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多媒體教學,對初中文言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開展有趣的合作自主學習活動,突破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此外,教師可以課后布置合作自主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自主通過信息技術來理解文言文,通過互聯網了解晦澀的文言文背景故事等,然后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查找資料之后在組內自主分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彌補資料不足的問題。
例如,以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的《小石潭記》教學為例。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合作性的探究任務。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作者柳宗元的生平實際,促使學生鍛煉寫作的技能。教師講解課文之前,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容分享自己在互聯網等處查閱到的相關資料,互相交流作者的情況和這篇文言文的寫作背景,在合作中掃除文字障礙。在此基礎上,教師在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在教學中適時插入合作學習的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合作思考和質疑,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科學應用合作自主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中激發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