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江蘇省邳州市邳城鎮中心小學,江蘇 邳州 221322)
趣味性教學工作的實施,主要是結合小學美術學科的特點,小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致力于美術學科學習的趣味性提升,并將傳統枯燥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和完善,這樣學生就能快速高效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需要切實注重教學模式的趣味性,通過實施趣味性的教學模式,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趣味性教學模式,首先就要確保所選的教學模式便于學生接受,這樣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接收能力,簡化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理解和認知。比如采用游戲教學法,就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接受。
激發興趣一直是小學美術科學中的教學重點,所以在當前學生美術興趣日益培養的今天,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需要在教學模式中融入趣味性較強的元素,比如,將學生所學的美術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感受美術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感受美術美和生活美。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所以在趣味美術教學活動中,還要切實注重師生關系的和諧,在趣味性教學模式中,不僅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還要盡可能地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就能將自身的意見發揮出來,開動學生的思維,強化師生雙方的有效互動和活力。
多媒體是現代教學中常用的技術之一,為促進趣味性教學模式的實施,就需要在多媒體技術應用中,切實彰顯其趣味性,而這就需要找準學生的興趣點,通過興趣點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強化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和認識。例如在初步學習色彩的相關知識時,主要是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色彩給學生辨認,由于學生對五彩斑斕的世界處于求知的初級階段,此時,首先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認知將其說出來,再將不能說的色彩,采用游戲、順口溜的方式進行學習,當學生認識色彩之后,再讓學生對色彩進行分類,也可以通過染色游戲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強化學生對色彩認識的同時加深學生的記憶。比如在欣賞《蒙拉麗莎》時,需要利用多媒體給學生介紹創作背景,從而觀察蒙拉麗莎表情的同時,從中掌握相應的繪畫技巧,讓學生在視覺的刺激和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感受作品的創作情感、靈感和蘊含的情感,對作品的科學價值進行領悟。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能結合教師的引導和點撥,由于結合學生的學段和興趣點,借助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整個教學過程都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所以第一個案例主要是針對低年級學生,而第二個欣賞的案例,則主要是針對高年級學生,這樣就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因為趣味性教學主要是為了將教學中的知識點以更具趣味的方式展示出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為促進趣味性教學的實施,需要切實發揮美術游戲活動的優勢,確保趣味性教學得到有效實施。例如為了激發低年級學生的美術興趣,筆者設計了以下美術游戲活動。
1.活動目標
第一,幫助學生對常見的固有色,比如赤橙黃綠青藍紫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對彩色線條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第二,幫助學生掌握如何正確抓握油畫棒,同時嘗試性的利用油畫棒繪畫,在游戲中感受其具體的使用方法,強化學生的認知。
第三,逐步提高學生對繪畫的學習興趣。
2.歌曲導入激趣
播放兒歌《小蘋果》。在歡快的音樂中,引入繪畫內容。
師:“歌曲中播放的是什么呢?”
學生:“小蘋果。”
師:“大家都吃過蘋果吧?
學生:吃過。
師:那么小蘋果是什么形狀呢?
學生:圓圓的、胖胖的。
師:用肢體語言來比劃蘋果外形。
3.教師示范講解,交代繪畫要求
展示蘋果的實物和圖片,教授學生掌握利用油畫棒繪畫的坐姿和手拿油畫棒的姿勢,
4.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第一步:分發材料;第二步;觀察操作材料;第三步:簡筆畫,畫出蘋果的輪廓圖,并利用油畫棒涂色。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繪畫要求和繪畫技巧,順著輪廓一圈一圈往內著色,并確保著色均勻,避免在輪廓外著色。但是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差異,針對性進行啟發。
5.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繪畫活動,學生能基本掌握和利用油畫棒繪出五顏六色的蘋果。學生在對小朋友們所繪畫的作品進行欣賞和評議過程中,當學生將蘋果帖貼在自認為最美的作品時,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整個繪畫活動指導中,應耐心傾聽學生繪畫的表達,并接納學生的每個想法,揣摩和分析學生繪畫的內涵,通過解學學生繪畫作品和有趣的涂鴉,掌握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點,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并在繪畫活動指導中緊密結合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借助兒歌和擬人化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指導,被學生認同和接受[2]。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趣味教學,需要我們切實按照上述思路,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并確保所采用方法的趣味性,尤其是要增進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氛圍,發揮游戲、多媒體等優勢,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