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沐海
(重慶市渝中區人和街小學,重慶 400000)
自主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主動式教授,學生被動式學習的的固定模式,教師通過構建趣味數學課堂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真正目的。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教師都是以課本為主,單一的運用課本和板書來進行教學,這會導致數學課堂學習氣氛比較沉悶,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夠很好的幫助教師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在有趣的課堂學習中,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找到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自主教學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探索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繼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合作能力,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學習的本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會對學習以后的學習有所影響,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新教育的背景下,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尤其是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數學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該重視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改變教師主體的課堂狀態,發揮學生的優點,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主動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課堂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使所有的學生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所有學生的智慧以及力量共同解決問題,不僅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在給學生們講解“工程類”相關題目時,可以將所有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對一個問題進行討論,請學生代表進行回答。采取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還可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
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數學的習慣,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行為,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教學目標發揮學生的優點,減少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隨意性以及盲目性。
學生學習的方法主要源于課堂教師的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上課的過程中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目標、過程以及方法等,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只要可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可以促進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都是一個較好的教學方式。
很多小學生特別是較低年級的學生不能夠自主進行學習,也不愿意自主進行學習,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注意力比較難集中,課堂中較易走神,對于外界的事物始終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應該使數學課堂的教學更加多樣化、色彩化、故事化。多樣化主要是指增加課堂中的教學方式,比如,可以通過做游戲、戶外實踐等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以及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對數學的喜愛。色彩化主要指在數學課堂中采用多媒體課件或者是顏色鮮艷的卡片等形式開展情境再現,提高課堂的效率。故事化是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可以在相應的情境中學習,像聽故事一樣喜愛數學知識。
自主探索的課堂教學,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創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現和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能夠擁有自己的想法,不斷激發學生的潛能。怎樣才能夠使學生具有更多的表現機會,需要教師進行以下幾個內容:
1.合作交流
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讓學生能夠在集體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對相關的學習內容進行討論,充分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激發自身的思維意識,掌握更多的知識,能夠運用知識解決更多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還能夠促進整個集體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進而能夠獲得更多的進步。而且在小組合作方式的基礎上給每個學生表現的機會,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使學生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2.銳意創新
教師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大膽猜測、聯想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向權威發出挑戰,能夠勇于向書本、向教師、向自己提出更大的挑戰,敢于標新立異。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打破常規、拓展思路,尋找出更多的辦法去解決更多的問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同時還可以提供給學生自己表現的機會,使學生的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發展和提高。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本身的學習應該是豐富有趣的,教師要將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出來,讓數學能夠展現出自身的魅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教師要不斷的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樣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得到培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光是一味地教給學生新的知識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