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劍
(遼寧財貿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成熟,我國進入了智能化、信息化的時代,在此種時代背景下,大數據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當前,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已極為普遍,如高校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分析,找出學校課程安排存在的問題,以便對其進行調整優化,切實提高高校教學質量。但是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也帶了諸多安全問題,諸如計算機病毒攻擊、傳播等,而這嚴重影響了高校數據信息傳輸安全。基于此,在當前背景下,對基于大數據的高校計算機安全問題與對策展開探討,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成熟,網絡編程變得日益復雜,各類編程語言變得豐富,而這也使得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較之以前明顯提高。而且,當前計算機病毒往往具有一定的潛伏性,如果一臺計算機感染病毒,極易導致其他計算機感染,而這必然會對高校網絡安全造成巨大的隱患。
計算機病毒和計算機軟件較為類似,都是程序員編寫的代碼,但是不同的是,計算機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和破壞性。計算機病毒通常可以對計算機中的文件進行復制或修改,較為厲害的計算機病毒甚至可以對計算機系統文件進行刪除或破壞,從而導致計算機癱瘓或運行緩慢。在高校中計算機病毒通常依靠移動硬盤、U 盤等存儲設備傳播。例如,如果某位學生的移動硬盤存在病毒,那么當移動硬盤插入校園計算機的數據接口后,移動硬盤中的病毒會迅速感染這臺計算機,另外的同學將移動硬盤插入這臺電腦后,他的移動硬盤也會被病毒所感染,長此以往學生的個人電腦,乃至計算機室的所有電腦都會被病毒所感染。由此可見,計算機病毒在高校這種較為封閉的網絡環境中,傳播速度尤為迅速。
當前,高校計算機主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用于教職工辦公,這類計算機通常需要聯網,所以一般會安裝騰訊管家、360 等殺毒軟件,因此這類計算機會相對較為安全,很難被計算機病毒感染;另一種是用于課堂教學,不論機房還是教室的計算機,通常不需要聯網使用,所以系統的防控措施相對較差,一般不會安裝騰訊管家、360 等殺毒軟件,因此更易受到計算機病毒侵入和攻擊。
眾所周知,人們在對計算機操作時,必然會留下操作日志,操作日志記錄了人們操作計算機的各個流程。由此可見,操作日志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高校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操作日志進行分析,以此來確定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行為。高校可以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對計算機操作日志進行整理,建立相應的數據庫,找出學生較為常用的網站或軟件,并對其開展安全檢查,一旦發現部分網站或軟件的安全系數較低,高校可以立即關閉這些網站或軟件的入網端口,禁止學生登陸這些網站或軟件。對于學生使用機房計算機玩游戲或看電視等現象,教師可以通過統一調控等手段,對這類現象進行限制。另外,教師在利用計算機播放PPT 時,可以使用系統還原卡,使計算機在每次重啟后都能清除系統外的所有文件,以此來最大限度地保障計算機感染病毒。
高校除了可以對學生的操作行為分析之外,還可以對教師的操作行為進行分析,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分析教師的各項不安全操作,并以此為依據,建立完善的計算機安全管理制度。例如,要求教師在使用計算機聯網之前,必須對系統漏洞進行及時檢查,安裝相應的系統補丁。對于不需要聯網使用的計算機,高校可以安排技術人員定期對其進行檢查,一旦發現系統漏洞或計算機病毒,要立即對其修復或清除,以此來確保計算機系統安全,避免計算機遭受病毒攻擊。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建立相應的追責制度,對于那些沒有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而引發計算機安全問題的教師,要根據后果輕重,給予一定的處罰和警告。
高校計算機安全問題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計算機安全防范意識薄弱,所以高校必須加強相關宣傳,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計算機安全防范意識。通過加強宣傳,不僅可以規范學生的上網行為,而且可以降低病毒的傳播風險。
綜上所述,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日益成熟,大數據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當前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已極為普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優化課程設置,提高高校教學質量,而且可以促進學術交流,增強高校學術水平。但是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也高校教學帶來了諸多安全問題,諸如計算機病毒攻擊、傳播等。因此,高校必須加強計算機安全防范,通過分析學生計算機操作行為、建立計算機安全管理制度、增強學生計算機安全防范意識等舉措,確保高校計算機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