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小麗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逸夫小學,江西 贛州 341400)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雖然也重視課前預習環節,但卻沒有付諸實際行動,缺乏對學生的引導與指導,導致學生的預習缺乏目標、方法,雖然用了較多時間去預習,但預習效果卻不明顯。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需要加強對教材及學生的深層次研究,根據其特點精心設計課前預習活動,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高質量的預習,具有自主學習及發展的能力。
第一,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在課前已經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這樣學生在課堂之中的學習便更具有針對性,能讓學生在課堂之中有所收獲,感受成功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有效的學習奠基。第二,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對自己學習中的疑惑進行了解,從而在課中針對性聽講,既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又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實效性。第三,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之下,逐漸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不斷提升,能促使學生進行高質量的學習。
有效預習對于小學數學教與學的意義重大,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想要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具有自主預習的能力,需要老師做好如下幾點:
小學生具有愛玩、自控力差的特點,如果老師想要高質量的開展預習工作,需要老師將學生感興趣的趣味內容融入到預習中,讓學生對預習產生興趣。但對于趣味性預習內容的引入,老師需要根據教材及學生實情來針對性選擇,絕不可出現與其不相符合的情況。比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部分內容之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們熟悉的去超市買零食的趣味內容引入到預習中,能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預習,并有家長的陪伴,能讓學生取得更加理想的預習效果。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老師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情境。在學習“認識分數”這部分內容之時,根據此部分內容的特點,老師可以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情境:為了表揚考的好成績的小麗,媽媽買買了一個蛋糕,家里總共有5 個人,請問如何分最公平呢?明聰的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幫助小麗的媽媽呢?在趣味故事的引導之下,學生們為了幫助小麗媽媽,其學習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課堂討論活躍生動,在熱烈、歡快的氛圍中進入到了層次性的分數學習之中。
在學習《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這部分內容之時,由于此部分內容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老師可以設計生活化教學情境:用課件展示學校不遠處交通路口10 分鐘內通過的不同車輛的動態情境,讓學生對不同車輛通過的數量進行統計。在此種生活情境之下,學生不僅會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還能夠實現對學生愛數學情感和用數學意識的培養。
小學數學老師在設計預習任務的過程中,根據學生之間存在的學習差異,老師所設計的預習任務也需要體現出差異性特點,以便于每位學生都能夠全身心的參與到預習之中,提高預習的效果。比如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這部分內容之時,根據班級中學生學習能力不同的特點,老師可以為其設計層次性的預習任務,如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直接為其布置有難度的新知識預習任務,“多位數加法與多位數乘以位數之間區別”,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讓其布置先復習后學習新知的任務,即先復習“倍數認識”這部分內容,然后設計“多位數乘一位數”的預習任務。相信在這樣層次性的預習之下,每位學生都能夠進行有效預習,不僅能高質量完成預習任務,還能逐漸提升其預習能力。
學生是否明確預習目標,直接會影響其預習效果。因此,想要明確預習目標,需要注意如下幾點:第一,剖析教材大綱,明確新課的教學目標;第二,根據教學目標來明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學生本節課必須要掌握的知識有哪些;第三,展示預習目標,讓學生有方向的預習。比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這部分內容之前,為其展示多邊形面積計算方法預習目標,讓學生圍繞此進行有效的預習。
當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給學生發放預習表,讓學生對預習表進行填寫,完成后提交給老師,由老師對學生們的預習情況進行了解,從而明確學生們預習中不理解的知識及難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或者組織針對性的討論活動,通過師生努力來達成教學大綱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及數學素養,學生有效的預習十分重要。老師在引導學生預習之時,需要將趣味性的預習內容、不同的預習任務、有效的引導及針對性的解決預習問題等運用到教學中,不斷強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