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電視文藝導演是電視文藝作品的靈魂,隨著現階段我國電視市場的發展變化,如何創作出好的電視文藝作品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其中,電視文藝導演首當其沖。與其他節目導演相比,電視文藝節目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眾面寬、影響廣泛、責任更重,導演不僅要充分了解電視節目的流程,還應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內涵。因此,必須從個性化創作與策劃意識培養等方面入手,讓電視文藝節目能夠更好地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收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國內導演購買國外版權的情況越來越多,也就造成電視文藝節目雷同性不斷增強的現狀。雖然說迫于各方面的壓力,此種情況正在慢慢改善,相關工作者的創新和策劃意識在逐步加強,電視節目個性化發展也取得一定成果,并且收獲不錯的成效。但是按照長遠發展目標來說,電視文藝節目的個性化創作依舊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所以需要引起重視。
近些年來電視文藝節目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層出不窮,觀眾對各類電視文藝節目應接不暇。部分導演為提升自身知名度,獲得更多經濟價值,對他人創意進行抄襲,來達到完善自身節目的目的,這樣的導演缺乏核心競爭力。電視文藝節目導演個性化創作及策劃意識欠缺是當前階段比較嚴重的問題。提高策劃能力及文藝作品的藝術個性化乃至特色,始終是一個導演專業素養提升的關鍵措施。只有具有個性化特點又貼合觀眾的作品才能贏得觀眾長久的喜愛,才能提升市場競爭力。
當前環境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使更多的年輕人開始使用互聯網,而電視媒體的受眾主要是老年人和兒童,其無法吸引年輕人的主要原因在于,電視節目更多的是符合老年人和兒童的觀看需求,所以無法吸引年輕受眾。但是如果文藝節目十分優秀,也會吸引到很多的年輕人收看,例如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通過電視互聯網同步直播的方式吸引了很多的年輕受眾,由此可見,電視節目質量扎實,收視率自然就有保障。但是,如果想要保證收視率的持續增高,導演就需要不斷從自身素養入手,無論是在創作,還是在策劃當中,都需要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確保作品的原創性,而不僅僅是復制其他節目的內容。
為了最大化的提高電視文藝導演的個性化創作,就需要不斷地完善相關制度和系統建設,通過完善與之有關的獎懲制度,提高導演的創作熱情和激情。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網絡發展非常迅速,已經融入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這種大的環境下,電視臺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網絡平臺來進行節目的觀看,這對于電視臺的沖擊是非常大的。電視臺為了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不斷地完善自身的電視節目內容,目前大部分電視臺都取消了電視文藝節目的編輯策劃與錄制,減少的文藝欄目的播出次數。不僅如此,我國各大電視臺還面臨著一些較大的問題,例如導演崗位的設置不合理,這就會導致導演不能將自己真正的導演水平有效地發揮出來,這樣導演出來的節目都是缺乏新穎性的,觀眾并不為這些電視節目買單,也就直接導致導演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此外,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的導演在實際的工作中,于同行之間交流的機會是非常少的,導演之間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導致創作出來的電視節目是沒有新穎性的。為了有效地解決這種問題,就需要從制度上進行改善,加強獎懲制度的力度,讓導演的各項資源能夠有效地利用,讓導演之間進行更多的交流,共同進步,創作出更好的文藝作品。
電視文藝節目不同于其他的娛樂節目,其具有較強的綜合審美特征,這就降低了導演創作的空間。不同的節目創作人員有著不同的創作特性,創作出來的節目是不同的。為了滿足以上藝術需求,就需要電視創作人員能夠科學合理的規劃電視節目的內容形式,通過對電視節目效果的強化來體改電視文藝節目的審美水平。基于此,從事電視文化節目創作的導演就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審美水平,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根據時代的需求來改變文藝節目的創作,增添節目的表現效果。
文藝節目的導演是節目創作的核心,對提高文藝節目的質量和藝術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文藝節目導演都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創作水平,將自身創作的靈感和特點都融入到藝術節目當中,這是市場發展的需求,也是提高自身電視臺競爭力的關鍵點。電視臺要想更好地進行發展,就需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