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越
(吉林省交通科學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及城市建設的發展對比早期有著極大的提升。同時,路橋運輸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可以簡單地說,我國路橋運輸已經成為我國交通的核心體系。為此,探討目前我國路橋工程中已有的施工技術,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勢在必行。
接縫問題是瀝青路面施工環節經常出現的工程問題——由于路面的基礎夯實工作不夠嚴密,隨著車輛碾壓頻率的不斷增加,接縫處出現裂縫的頻率更高。伴隨著瀝青路面使用時間的延長,裂縫會伴隨著總載荷數的上升而不斷擴大,最終引發嚴重的交通事故。根據現有的瀝青路面面層鋪設資料來看,大部分接縫裂縫問題的出現與施工工藝有關:由于混凝土施工工藝不到位,面層層面滲水的問題并不能得到及時解決;部分施工單位的混合料配比不科學,混料過重、過潮、碾壓過度等問題依然時有發生。
路橋瀝青路面面層施工中,上面層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具體包括以下幾點:其一在上面層所采用的骨料的含量與我國相關規定的要求不符;其二是各個面層的接縫處存在不規則的痕跡,導致路面面層施工結束后會出現局部離析的問題;其三是面層壓實度不均勻,雖然我國路橋瀝青路面的壓實度基本上可以過關,但是部分面層的壓實度還是存在諸多的問題,尤其是在中央分隔帶和路邊緣位置壓實度基本上不達標,但是有其特殊的性質導致這一點常常被忽略,這些對于建設現代化路橋工程是存在較大影響的,無法為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提供保障。
部分施工單位并沒有建立嚴格的勘測機制,在對對應的路面進行施工前并不會注重施工部位的整體要求,在僅僅依靠經驗進行瀝青路面施工的情況下,相關人員并不能保障原材料的科學配比。如果出現粗細料中粉塵過量、過少,攪拌混合時長不足等問題,基礎施工材料的承載性能將無法被發揮,路面的平整度與面層施工的壓實密度也會受到影響。
原材料的購買是整體工程的開始,也是核心的環節。簡單來說,原材料整體的質量和后期施工的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任何工程都是如此。針對瀝青路面來說,工程當中需要使用的原材料就是瀝青,同時,為保證瀝青路面的平坦程度,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在瀝青路面當中加入細碎的礦石。只有將施工當中使用的原材料進行合理有效地把控,才能夠有效地提高路面工作的質量及保證施工完成后的瀝青路面能夠達到嚴格的標準。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從材料的選取、引進、使用等多個方面進行規范有序的操作。并且,對于材料的引進后的位置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工作及預防措施,避免因外界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導致原材料的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簡單來說,只有控制好原材料整體的質量,做好全面性的預防措施,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整體工程的質量及安全。
對原材料的管理、購買、引進、預防措施雖然在工程當中比較重要,但是,對各項材料的配比更加重要,只有確保各項材料配比工作的質量。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混合后材料的整體質量及施工的質量。也為施工道路的質量及安全性奠定強有力的基礎。因此,為保證施工材料配合的質量,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多次檢測、實驗工作。同時,可以建立相關的科研部門,從而提高材料最佳配比的效果及質量。
瀝青路面施工最后的環節就是碾壓工作,此項工作主要是借助相關的設備儀器,但是,在實際碾壓工作過程當中,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做好技術的把控,避免碾壓次數過多等現象的發生,導致路面質量問題的發生。從而保證路面施工能夠真正地實現貫穿作業。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保證瀝青路面的質量。設備儀器在循環工作過程當中,需要對其速度進行全面性的把控工作,碾壓的重疊程度需要做好1/2-1/3 輪寬。并且,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需要把控車輛的速度,不可以出現掉頭、剎車s 路線的操作。對于振動壓路機時,相關的操作人員需要在碾壓盡頭時,將設備進行關閉,在往回碾壓工作時,相關的操作人員在將設備儀器啟動。路面碾壓工作分為初壓、復壓、終壓工作,在初壓期間,相關操作人員需要將車速把控在每小時2 至3 千米,進行2 次。復壓工作是在初壓工作完成后,按照初壓的軌跡進行6 次碾壓工作,時速提高至每小時4 千米。在進行終壓工作時,相關的操作人員需要采用兩臺設備儀器對路面進行兩遍靜壓工作,時速還是保持在每小時4 千米的時速。從而保證路面的平整。
簡單來說,在道路施工過程當中,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全面性的管理工作,綜合分析周邊環境的因素進行全面性的分析,加強道路施工的規范性及合理性,從而保證道路工程整體施工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