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鳳
(玉山縣第一中學,江西 上饒 334700)
在現代教學活動中,越來越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探究式教學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途徑,但關于什么時候用、如何用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困擾的問題。探究式教學應立足于教材內容實際通過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展開,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也不可忽略教師的指導作用。更重要是,探究式教學不能脫離生活實際,應重視學生將地理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最后,建立并不斷完善教學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在選用探究式教學方式時,應基于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進行恰當選用,不能為了探究而探究。由于地理知識的寬泛性,所涉及的地理問題寬度非常廣泛,而并不是每一類地理問題都適合選用探究式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在中學地理教材中,類似于地形的成因、地理特征、地殼的運動等方面的知識,都需要經過一定的推敲與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對于這類需要知識內容,就可以選用探究式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而類似于地理名稱、國家城市、地理分布、能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識,則屬于地理事實的范疇,無需對其內在含義進行思考,只需將其記牢即可,并沒有太多值得探究的地方,對于這一類的地理知識,就不適合使用探究式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例如,在學習“大洋和大洲”的分界線時,教材中給出了三幅顯示亞洲與歐洲、亞洲與非洲、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地圖,活動題中要求學生找出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并填表比較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這時就可以讓學生分組讀圖、討論交流各自所填的內容,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及時的補充講解,充分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和能力[1]。因此,教師在選用探究式教學方式前,應分析當前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否具備探究的價值,然后對適宜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究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探究式教學模式重在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教師應突破傳統的單一講述模式,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究活動,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產業轉移”一節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招商引資”為主題的小組討論會,讓學生自主進行小組合作,成員們分工合作,產生討論結果后,讓學生選擇小組代表將結果敘述出來,教師可以對結果進行評價并給出適當的建議。通過討論,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讓學生深刻的理解了相關知識,讓學生深刻地思考如何選擇產業轉移地及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分析[2]。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還應注意到,教師的教學任務是針對全班學生的。因此,在采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出探究式教學的整體性,在開展探究式活動的時候,盡可能地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問題的探討與研究中來。當然,在重視整體性的基礎上,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都會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時候,還要體現出教學的差異性,對探究過程中個別學生暴露出的個人問題進行悉心的指導,使學生的特長和才能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將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3]。
任何學科都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地理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在日常的高中地理教學中還應注重將地理知識學習與日常生活實際相結合,注重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走出課堂,結合生活實際進行開放式的探究活動。例如,在學習“天氣系統”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的氣象站參觀學習,有可能的話,還可以讓學生在相關專業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嘗試進行預報天氣的實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發揮探究式教學的優勢,真正地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4]。
探究式教學模式下,鼓勵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就可以忽略。在此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應該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探究式學習開始前,教師應圍繞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及目標,提出相應的探究主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或小組形式討論,在討論過程中適時地解答疑問,在討論結束后對討論的結果進行評價并提出一定的改進建議。探究式教學并不意味著完全拋棄教師的授課模式,只是強調多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對于一些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教師仍然應重視對此類知識的講述[5]。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分數是評價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這種方式下任何問題都講求標準答案,限制了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發揮,對于成績較弱的學生來說,容易喪失自信心,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應不斷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在注重結果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綜合表現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用于發表自己的觀點見解,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和潛力,因材施教,才能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實際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適當地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教授學生地理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對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