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加馬麗·熱合曼
(工作單位: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人民醫院內科護士,新疆 柯坪 843600;就讀學校:新疆廣播電視大學阿克蘇分校柯坪學習中心2018年春季本科護理專業,新疆 柯坪 843600)
當前我國衛生醫療條件顯著提升,醫療模式也在不斷發生改變,醫療服務質量也逐漸成為醫院的考核關鍵因素。手術這一治療措施在開展過程中會對患者產生刺激,使得其出現諸多消極心理反應,并能夠對手術效果和預后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如果能夠盡可能幫助患者保持坦然、平和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并深入分析患者的心理反應情況,并針對性的采取合理、有效的人性化護理措施,則能夠使得手術的成功率得到顯著提升。現代護理醫學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手術室護理人員除了需要嚴格按照相關醫療護理規范進行護理操作外,更需要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開展手術全過程護理工作。只有讓每一項服務都體現人性化特點,才能夠將人文關懷落實到實處。
人事護理服務的工作對象,所有護理理論、護理實踐工作都應當以人為基礎。人本身是一個整體,同時也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處于不同層次、不同發展階段的人群的基本需求不盡相同,人擁有自理能力,并能夠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人屬于心理、生理、社會、文化和精神的有機結合,其動態存在,卻又較為獨特。人體各系統的正常運行能夠確保人體的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使得人能夠持續處于健康、舒適的狀態。人性化護理是將人看作是身心和社會文化的整體,就不同的個體提供對應的個性化服務,使得其能夠獲得最佳的護理體驗。人體屬于自然系統中的子系統之一,本身具有開放性質,其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人體運行的基本目標是保障自身機體的平衡,即維持機體內部子系統與機體及外界環境之間保持平衡狀態。護理工作的開展,主要目的是幫助人體個體調整自身內環境,使得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外界環境的變化,保障人體的身心平衡與健康。
人類生存或生活的空間稱之為環境,其具體是由與人類的一切生命活動存在緊密聯系的各種內部與外界因素共同組成。所有擁有生命集體的環境包括內環境與外環境兩部分。內環境方面主要是指人的生理、思維、思想、心理以及社會等方面;外環境則由社會文化環境和自然環境共同組成。環境并非一成不變,其處于持續動態變化的狀態,所以人體會不斷對自身內環境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外環境的變化,或對外環境進行調整,來滿足自身內環境的需求,通過對內外環境的動態調整,實現兩者之間的平衡相處,讓人體維持在健康的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健康不只是沒有疾病和衰弱,更是要保持體格方面、精神方面以及社會方面的完美狀態。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對于人體健康所能夠產生的影響很大。健康本身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人在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之中生存,其身體健康勢必會受到心理、生物以及環境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響。
護理屬于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人文科學,護理的對象是人,由于社會、文化、地理環境及個人經歷等多方因素都能夠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所以護理人員在開展工作時須充分考慮患者相關因素對其自身的行為及身心狀態產生的影響;護理是一個整體,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確保人心理、生理、社會以及精神等多方面的統一,并重視人和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人是護理的唯一對象,所以護理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內部與外部環境之間的互動所能夠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要將患者看做是一個有機整體,要積極應用整體理論指導護理工作的開展,使得患者能夠更快更好地恢復健康;護理屬于一種人性關懷,是感覺或情感的體現,同時也是人際之間的相互關系。關懷屬于護理的倫理,同時也是護理的本質,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要以關懷為中心,要能夠從關懷角度出發,關心患者的健康及其所屬環境,關心能夠對患者健康產生影響的相關問題,積極采取各項措施促進患者恢復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也是一種實踐,護理工作目的是幫助人們解決與健康有關的問題,使人們能夠重新恢復健康,所以護理這一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護理工作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之間的交流互動及有效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解決與其健康相關的問題。護理人員處于教育者、照顧者、咨詢者及協調者等不同角色。
良好形象是促進護患間溝通的重要基礎之一。隨著當前人性化護理在手術護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護理人員自身的素質修養程度能夠對其所提供的護理服務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所以作為護理人員,必須要注重人文科學的學習,并不斷強化自身業務素養訓練,綜合提升自身素質水平,落實人文關懷和交流溝通工作,提升自身的內涵修養水平和人文素養水平。
當前絕大部分護患間的醫療糾紛都是由于兩者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所致,因此每一位護理人員都能夠熟練掌握必要的溝通技巧。在護患之間進行溝通時,護理人員應當盡可能確保自己的語言通俗、準確、清晰,能夠讓患者快速、詳細地了解診療計劃,明確檢查、治療以及手術所應當了解的注意事項,并向患者詳細告知可能出現的意外及并發癥等情況;對于患者所提出的問題及意見要認真傾聽,并針對相關問題予以準確回答。針對不同性格的患者,應當盡可能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并主動關心和理解患者,主動嘗試換位思考,使得護患之間的人際關系能夠得到妥善處理,切實保障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患者的相關要求,從細節處入手,讓患者得到應有的尊重,并通過有效的溝通,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從而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地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情況,并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使得患者能夠持續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配合治療。
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前都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思想顧慮,并表現出焦慮、恐懼、緊張等癥狀,這些負面情緒的存在會嚴重影響手術效果,因此護理人員要給予相應的情感關心和精神支持,要在術前充分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盡可能讓患者思想上的顧慮和存在的恐懼心理得以消除。在術前一天,需要由訪視護士到病房做術前訪視,訪視護士必須要擁有整潔的著裝,并舉止文雅,在去病房之前,先要詳細閱讀患者的病歷,并收集相關資料,在與手術醫師充分了解患者當前的生命體征和相關檢查結果之后,再到病房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要以溫和、親切的語氣及態度為患者介紹自己,并根據患者性別、職業、年齡、文化程度、麻醉方式以及疾病種類等合理選擇適當的交談方式。與患者交流過程中,必須要合理應用相關的溝通技巧,以端正的態度、親切的語氣與患者之間形成充滿信任的護患關系。積極向患者講解術前所應當注意的事項,例如禁水、禁食,并告知其緣由,引導患者練習麻醉體位,讓患者獲得更強的參與性。此外還應當向患者積極介紹手術相關設備、手術室環境、手術人員、術前準備、手術過程、麻醉方式、手術方式和注意事項等,以圖片的方式幫助患者了解手術室,讓患者感受到其一直被關注與重視并對自己的手術情況提前有所了解,從而主動調整自己的心情,對手術充滿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并有效消除術前存在的恐懼心理,使得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手術治療。
1.環境及物品方面。護理人員必須要確保手術環境整潔,盡可能降低患者所可能對陌生環境及手術過程產生的畏懼心理。在手術開始前就應當將手術室的溫濕度控制在室溫22—24℃、相對濕度40%一60%等。如果手術室內溫度較低,機體快速散熱,會導致患者體溫大幅下降,出現心律失常、寒戰等表現,這對于全麻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會使得其麻醉蘇醒延遲或抑制其呼吸,甚至出現術后并發肺炎等情況。所以適當的溫濕度是保障患者術中舒適感的重要基礎。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手術相關儀器設備及藥品進行詳細檢查,避免手術過程中由于設備出現問題或物品準備不齊等情況而對手術進程產生影響,要確實保障手術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提升手術效率及質量。
2.做好必要的心理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需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飲食及前一天晚上的休息狀況,并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確保其身上配飾已經被取下,再與手術醫生及麻醉醫生共同確認患者相關信息。在進行麻醉和手術時,護理人員需要注意遮蓋患者身體的隱私部位,對患者的隱私予以足夠尊重,盡可能降低患者身體暴露情況,并且要做好相關的保暖工作,要向患者明確過程中所必要的配合。充分尊重患者的自尊心,對于患者的合理要求應當盡量予以滿足。由于患者對于手術存在一定的恐懼和焦慮心理,會導致患者的心率加快、血壓上升,甚至會阻礙手術的順利開展,所以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流時必須要確保語氣和藹,用輕松、溫暖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安慰,認真詳細回答患者所提出的問題,在回答問題時可以適當對患者的注意力進行分散,達到緩解其緊張情緒的目的,但在手術過程中不應當與患者進行與手術無關的交流。若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神志清醒,則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向其告知后續手術所可能出現的疼痛,并指導患者采取適當的措施,可握住患者手,或通過輕拍患者肩膀等形式幫助患者穩定情緒,要注意通過詳細且耐心的解釋換取患者的積極配合。
手術過程中必須要確保患者處于舒適的體位,體位的選擇以滿足手術操作需求的同時又不影響其生理功能為準,盡可能選擇柔軟的墊物或支撐物,對于病人的皮膚及肢體功能需要予以合理的保護,避免出現電燒傷、壓瘡等問題,讓患者的不適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同時還需要避免出現壓迫患者神經及血管的情況,在確保不影響手術操作的基礎上為患者進行適當的按摩,促進其血液循環,提升患者舒適度。護理人員需要配合手術醫生,時刻觀察患者的意識變化及身體特征,及時且準確地執行各種口頭醫囑,并及時向手術醫生供應手術器材,切實保障患者安全。
手術完畢后,需要由巡回醫生為患者擦拭皮膚上的血跡及消毒液,并為其蓋好被單或被子進行保暖;對患者進行移動時需要注意保護各種管路及切口。對于局麻患者,在手術順利結束后,可立刻將其送回病房;對于全麻患者,在完成手術之后,需要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只有患者意識恢復且各項指標平穩后,才能夠將氣管插管拔除。若患者存在躁動情緒,必須要對其進行合理固定,并與麻醉師共同將患者送回病房,同時還需要向患者和家屬交代術后所應當注意的事項。術后第2天,護理人員需要到病房進行隨訪,對患者所提出的疑問要及時予以回答,盡可能消除患者存在的疑問,并認真觀察患者的術后表現,以誠懇的語氣了解患者的術后情況,引導其積極傾訴內心情感,主動征求患者對手術期間的意見及感受和改進方法,叮囑患者謹遵醫囑,并祝患者盡快康復。
手術患者從進入醫院到接受手術治療之間存在一定的過程,在此期間內,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如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干預,很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所以護理人員要合理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和愛護,使得患者的情緒和身體狀態得到顯著改善,促使患者能夠更快更好地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