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鄭旗中學,寧夏 中衛 751800)
在以往比較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課的方式方法已經被固定,只是單純的為學生講解課本中出現的知識點。整個過程漫長且無聊,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對于初中地理的學習興趣,而且這一種學習的方式只能增加學生知識上的積累,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實初中的地理是一門十分精彩有趣的學科,所包含的內容也很豐富,這一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片面無法為學生展示一個直觀的地理知識點,讓學生的思維只能跟著教師的引導去進行,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但是基于“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就可以很好的改變這一種情況,通過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知識呈現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打破刻板的思維定式,擁有創新的能力。
很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只是一味的按照著書本中的進度和知識點來進行講解,這一種講解的方式不僅過于刻板還無法拉近學生與書本之間的距離,就很難有一個深刻的學習體驗。針對于這一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使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根據案例的實際情況來學習相對應的知識點,讓知識點的學習可以更加的活潑。另外,從一個案例的分析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來養成舉一反三的習慣,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有著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初中的地理課本《地圖的閱讀》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看地圖認識經緯度等內容。所以,在學習到了這一個章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學校的經緯度為案例為學生進行講解。為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隨機的播放一些學校一角的圖片或者是視頻,讓學生來推算其經緯度,等到了學生能夠學會了這一種學習方式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用這一種方式去推算自己家里的地圖或者是經緯度,幫助學生可以掌握這一種學習的方式,并且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一般都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去學習什么。在這一個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教師就占據了主導的地位,而學生只是刻板的去記憶,這種一味接受的學習狀態對于學生創新素養的提高有著很大的阻礙。為了能夠改變這一種學習的狀態,教師就應該去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不只是刻板的復制,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在其中,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例如,在初中的地理課本《氣候》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明白氣候產生的原因以及氣候對人的影響。在網絡上其實有很多有關于氣候的視頻教學內容,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將這些內容當成是課上內容的一個拓展分享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一種比較放松的狀態。然后鼓勵學生說出來自己通過視頻得到了什么地理上的知識,又發現了哪些問題?當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教師也應該及時的給出答案,幫助學生擴寬自己的知識面。
與傳統的教育有著很大的不同,在基于“互聯網+教育”的模式下,已經完全的打破了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去學習,而且網絡上有很多比較優秀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興趣點出發,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視頻來進行課前的預習,打開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可以擺脫教師之前的教學定式,有一個個性且創新的發展過程。
例如,在初中的地理課本《俄羅斯》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知道有關于俄羅斯這一個國家的基本的情況。所以,在學習到了這一個章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從創新的角度出發去尋找學習的切入點。比如,有些學生對俄羅斯的飲食比較感興趣,就可以尋找這方面的教學短視頻。有些學生對俄羅斯的服飾比較感興趣,就可以從服飾出發去尋找教學的短視頻。等到上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讓學生之間可以互通有無,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
結語: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是教育理念進步的必然結果,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和思維能力也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在進行講課的過程中不能處于一個閉門造車的狀態,而是要多去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素養,才能跟的上時代的進步和學生學習需求。另外,教師在使用新的教學方式教學的時候還應該密切留意學生的動態,才能夠真正的提高課堂的效率。